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小升初模拟(一)语文试卷-有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画面的意思猜成语。

  •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态度傲慢的参议员________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想象说话人的动作、神态,填上合适的内容)

    (2)林肯希望国家结束________,它应该成为一个________的整体。(填上一对反义词,使句子通顺连贯)

    (3)林肯说: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______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______

  • 4、读下面诗句,想想它们的诗名和作者,写下来。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____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mín   zú rè nɑo   bèi ké   fèn fā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ē   dào qián bì shāo  kǎo qié zi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教:________ 度: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边塞诗人____,字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B.表现当时领兵主将要发扬李广的精神,表达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C.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辱而长期戍边“万里长征”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中描写了静的景物:明月、______________,也描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衬托出夏夜的安静,表达出词人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波浪线标出一句对偶句。

    4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表现了恬静的气氛。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 8、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翁媪: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________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________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____上填上恰当的词。

    这里恍然大悟意思是:  

    当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你认为作者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④“后来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明白母亲的用意。

    ⑤“是怎样做的?

     

  • 10、课内阅读

      溪水,流着     的香味,流着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   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   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美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把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抬起  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拉  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美妙  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

    3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列举同类事物或重复词语的省略;②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_______(填序号)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暗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比作______,月亮牵着小星星也就是阿妈牵着“我”的手在天上走着,也就是阿妈和“我”起在走月亮。

  • 12、下面有四份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19”是汉语“要要救”的谐音。因此,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消防宣传日。

    (材料二)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的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的火情,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发生火情,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向接警中心,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及着火的范围。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戎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报警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扑救。

    (5)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进行部署。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更不能假报火警。

    (材料四)遇到火灾,怎样才能安全逃离呢?学会逃生自救技能,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逃离危险,保全生命。

    火场逃生自救72字口诀,你看懂了吗?

    1这四份材料围绕着_____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内容选择恰当答案,把序号填进 里。

    ①小强一家外出旅游,住进宾馆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

    A.打听附近哪里有美食。

    B.观察“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标志的位置及方向。

    C.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②图书馆里有一个书架的图书起火了,小张选择_____灭火最合适。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面的标志   表示的是安全出口。( )

    A. B. C.

    4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①位于商场七层的电影院着火了,观众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逃生。_____

    ②如果山林大火蔓延开来,这几种轻便的灭火器往往起不到太大作用了。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那么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是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1】根据短文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荡然无存:_____________     丰功伟绩: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1)“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这一奇迹”指的是(______)

    A.巴黎圣母院             B.埃及的金字塔

    C.圆明园                 D.罗马的竞技场

    (2)这一奇迹“荡然无存”的原因是(______)

    A.强盗大肆掠劫圆明园。

    B.强盗纵火焚烧圆明园。

    C.英法联军掠夺并焚烧圆明园。

    (3)“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中的“历史”指(______)

    A.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成了胜利者。

    B.英法联军掠夺了圆明园的瑰宝,焚烧了圆明园。

    C.英法联军征服了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引号表示(______)

    A.特定称谓     B.特殊含义       C.讽刺       D.引用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雨果为什么把圆明园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和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雨果的复信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装配了一个大衣柜。刚刚装好,父亲便回来了。他走到大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突然,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问:“你瞎了?”然后他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后来,每当父亲举起巴掌时,我都心有余悸,生怕会落到我头上。

    然而,另外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父亲的看法。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了,正在研究的兴头上,突然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走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时,他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当啷”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

    我害怕得低下了头,父亲几步走过来。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只是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摸。

    那个年代,一台座钟可比一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父亲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父亲才告诉我:“你跟我学木工是学手艺。做木工活好比做人,一榫(sǔn)一眼都要套牢弄实,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要投机取巧。可你拆座钟,那是钻研,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前途……”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1】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对父亲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

    【2】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实在做人;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父亲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3】将本文和我们学过的《落花生》一课进行对比,发现两篇文章都是叙事文章,但《落花生》一课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

    【4】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A.点明主题

    B.总结全文

    C.抒发感情

    D.首尾呼应

    【5】你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有了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型转换。

    在那黑暗的社会里,穷孩子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太阳,怎么能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6分)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 19、 读读下面的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她刚张嘴,肉掉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的孩子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缩句)

    【2】孩子的身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缩句)

    【3】冬天皂荚树落光了叶子。(把字句) 

    4水手从河底捞上了铁牛。(被字句)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6】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从你读过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中选择一篇,接着写下去,例如《坐井观天》《龟兔赛跑》《守株待兔》《丑小鸭》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小升初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