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珠海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新冠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辈(xíng)  叨(xù)    (lǔ)    跎(cuō)

    B.慢(dài)  印(lào)   (juàn)      (lǒu)

    C.水(fú)   旺(xiāng)   立(yì)      (chán)

    D.竹(gāo)  午(shǎng)  (xiè)     水(yǎo)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机   /   丽/目神迷   然不动/然自乐

    B./干   /演   褓/词夺理   无消息/纷至

    C./羁   望/   辈/将就木   级而上/俯皆是

    D./   /浮   皱/熠烁烁   不修边/名其实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B. 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C.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的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D. 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束手无策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山雨

    (宋)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能:①忍对面为盗贼   ②虽有千里之(《马说》)

    B.见:①何时眼前突兀此屋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马说》

    C.足: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②不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恶:①娇儿卧踏里裂   ②货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4甲诗中诗人在第一节描绘秋风破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5同样表现下雨,甲诗和乙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从正面侧面描写手法,或者抒情方式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人名)。

    2这段文字是主人公的生活原则,他以自己的毕生精力进行了实践。以下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中和这个原则无关的一项是(   )

    A.童年时,他因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

    B.为了解救工友朱赫来,他被关进了监狱。

    C.他参加了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

    D.他在病痛折磨中用生命写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3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呢?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悼路遥

    史铁生

    ①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作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②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作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看见陕北,看见延安。

    ③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84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④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地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的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他不是才42岁么?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42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么?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42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

    ⑥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3年,而他的42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⑦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42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1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文章的情感线索,完成下面的填空。

    时间

    情感

    延川插队时

    赞叹、羡慕他的才华

    第一次相见

    (1)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相见

    (2)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电视上见到

    (3)__________________

    听闻去世后

    为他的英年早逝感至震惊、悲痛和惋惜

     

    2作者回忆自己三次见到路遥的经历时,反复描写了路遥“默默地微笑”,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路遥?

    3与三次见面的叙述相比,选文第⑤段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画线句子作具体分析。

    4第⑥段插叙了作家王安忆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材料链接)

    有时候当我在都市喧闹的大街上走过时,我常常会在一片人海中猛然停住脚步,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陕北,我看见荒山秃岭之间,光着脊梁的父辈们在挥着银头开垦土地,我虽然没有继承父辈的职业,但我永生崇敬他们伟大的劳动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艺术创作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劳动精神。我们应该具备普通劳动人民的品质,永远也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贡献。

    ——路遥

    5文章的结尾,作者说“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就是舞台,在每一处盛开。每个人都在饰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用炽热的心演绎共同的精彩。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用自信和热情主动出击,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释放最美的光彩!

    请以 “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