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哗 打包票 戛然而止 振耳欲聋
B. 陷井 乌托帮 川流不息 名副其实
C. 瞭望 遥控器 亭台楼阁 轻歌慢舞
D. 漩涡 马前卒 自圆其说 格物致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晦暗(huì) 幽悄(qiǎo) 腐蚀(fǔ shí) 戛然而止(jiá)
B. 雾霭(ái) 羁绊(jī bàn) 缄默(jiān) 魂牵梦萦(yíng)
C. 斡旋(wò) 俨然(yǎn) 冗杂(rǒng) 辗转反侧(zhǎn zhuǎn)
D. 沙砾(lì) 束缚(shù fù) 烧灼(zhuó) 君子好逑(hǎo qiú)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诬蔑(miè) 剥削(xuē) 怒不可遏(è)
B.挚爱(zhì) 肇事(zhào) 堕落(duò) 模棱两可(lèng)
C.拙劣(zhuó) 锵然(qiāng) 沼泽(zhǎo) 三缄其口(jiān)
D.突兀(wù) 埋没(mò) 卑鄙(bì) 销声匿迹(nì)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哥哥很爱看书,不过他只对漫画书感兴趣,对于文学类书籍总是袖手旁观。
B.他的球技非常棒,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水平,令人称赞。
C.草原上的牛羊在牧民的驱赶下回到了圈里,井然有序,络绎不绝。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蒸”和“撼”字。
【3】请对诗的尾联进行赏析。
6、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道遥游》)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
(2)这段名言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
(3)本书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深刻含义,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8、阅读《夜听九寨》,完成下面小题。
夜听九寨
①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②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过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象,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③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④“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⑤“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⑥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⑦“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⑧“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⑨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之母。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⑩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于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⑾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⑿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⒀“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需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⒁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人民日报》)
【1】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说“水是有生命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
【4】作者以“夜听九寨”为题有什么妙处?
9、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想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在学校五四青年节演讲大会上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