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2、口语交际——应对。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期末考试,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考试,小川对小枫说:
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考试,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课余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考试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吧。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卑鄙(bēi) 蛮横(héng) 彷徨(páng) 汩汩如泉(gǔ) 怒不可遏(è)
B.寒噤(jīn) 懈怠(xiè) 蠕动(rú) 接踵而至(zhòng) 挑拨离间(tiǎo)
C.捶击(chuí) 襁褓(qiǎng) 堕落(zhuì) 轻歌曼舞(màn) 潺潺成溪(chán)
D.苍劲(jìng) 漫溢(màn) 敦实(dūn) 暴风骤雨(zhòu) 色彩斑斓(lán)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全市各中小学学校近期都加强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B.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通过这一次考试,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学习态度和答题技巧上的不足之处。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4)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昆虫记》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8、阅读《洁身自好的莲花》,回答下面的问题。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植物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5】“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9、请以“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在横线上填写诸如:“耳朵”“眼睛”(嘴巴)“校服”“一张银行卡”等词语,再发挥联想和想象,写故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字体规范,卷面整洁;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