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惠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C.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在第四届矿博会上,临武通天玉作品《蝶恋花》流光溢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B.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C.且与欲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非常想跟普通的马相等但是办不到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它叫,却不能通晓他的意思。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miè落(zhuì)   劣(zhuō至沓来(

    B.chěng怠(xiè媚() 挑拨离jiàn

    C.jìn) 迁顶(qióng)   分崩离

    D.角(léng)   望(liáo泽(zhǎo词夺理(qiǎng)

  •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觉查 缈茫 家醅 翻筋 B.疏朗 豆荚 一折 白蓬船

    C.朦胧 蕴藻 屹立 向午 D.赤博 竹蒿 叉港 一瓢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而来。

    B.这首词上阙表达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了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塑造了一位“钢铁战士”,请结合其相关经历简析其钢铁品格的具体内涵。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塑料瓶污染席卷全球

    陈欣

    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粉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望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健康的海洋环境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海洋是世界上许多最具代表性物种的家,海洋能吸收大气中的碳帮助维持地球的碳平衡,更是地球上十多亿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然而,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其中,塑料饮料瓶是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塑料瓶在使用之后就被丢弃,最终进入海洋,在全球范国内,有86%的塑料没有被完全回收。

    英国《卫报》曾报道,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且这一数值将在2021年前跃增20%,届时每年销售的塑料瓶逾5000亿,远超过回收处理的程度。A环保人士担心,由此可能制造出严重性直逼气侯变化的环保危机,必将危害海洋、海岸线和他生态环境。

    换句话说,塑料这种难以降解的物质,正在海洋环境中迅速积累。统计显示,我们今天的海洋中有5万亿个望料碎片,足以围绕地球超过400周。这些望料碎片正是来自于塑料垃圾的分解。

    事实上,望料污染问题并不仅局限于海洋本身,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望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深受其害的还有海鸟,约44%的海鸟会误食塑料,因为他们仅靠视觉来判断某物体是否可以食用,这导致很多鸟类因食用塑料而室息死亡。

    前不久大热的纪录片《蓝色星球Ⅱ》第4集中,也特别提到了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胁。

    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据比利时的科学家估算,吃海鲜的人每年至多吞下1.1万颗塑料微粒。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后也认为,受检的特定种类的贻贝和牡蛎中确实含有塑料微粒。2016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呼吁进行相关紧急研究,理由是“塑料微粒可能污染商业渔业获得的可食鱼肉”。

    科学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因而,科学家强调,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海鲜中的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在2017年召开的联合国首届海洋大会上,治理海洋垃圾、微望料以及海洋酸化等成为与会者最为关注的海洋环境议题。我国参与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则为上述关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他们在南极海城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B)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这些望籵颗粒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美国脱口秀大师乔治·卡林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关于人类和地球的表演,大意是地球并不需要人类自以为是的保护,等人类灭绝了,地球自然会自我恢复。就算塑料难以降解,那也无所谓:“地球可以把塑料合并一体,一颗新的星球诞生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5期)

    1阅读全文,说说“塑料瓶污染席卷全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全文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3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任选文中一处画线句作具体分析。

    4(素养提升)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写出你身边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

    示例:塑料瓶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抒发你的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