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武威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括号中有关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设计绝不讲究对称。(句子的主干是:设计不讲究对称)

    B.我难道还不能照顾自己么?(“难道”“还”在句子中做状语;“不能”做定语)

    C.面对枝头美丽的花儿,请你手下留情!(本句为祈使句)

    D.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句中的宾语是“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尤冽   以其境过

    B.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

    C.徙于南冥也   天苍苍,其正色邪

    D.真无马邪   真不知马也

  • 3、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斥鴳笑之曰:“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B.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司马迁《孔子学琴》)

    C.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二八)

    D.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二○)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 由于各地环境不同,我们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进行发展。

    C. 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品读杜甫的《江汉》,完成小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②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③乾坤:代指天地。④永夜:长夜。⑤老马:这里是诗人自比。

    (1)诗中颔联和颈联情景交融,“片云”“月同孤”意境____,流露了诗人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表现了诗人_____

    (2)下面对于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_____

    A.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

    B.“思归客”,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C.“落日”“秋风”让人想到晚景暮年,引起诗人沦落之感、衰老之叹。

    D.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   A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小弟弟,我小时候跟你差不多,”B说。“浑身是劲,总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气往哪儿使。我家里很穷。一看见财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爷,我就恨得牙痒痒的。我常常狠劲揍他们。可是有什么用呢,过后还得挨爸爸一顿痛打。单枪匹马地干,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你完全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好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小了点,阶级斗争的道理,你还不大明白。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说说应该走什么路。我最讨厌那些胆小怕事、低声下气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了,要把旧世界沉到海里去。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B紧握拳头,有力地捶了一下桌子。他站起身来,两手插在衣袋里,皱着眉头在屋里大步走来走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___,人物B是_____________。(填写人名)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选文中的划线句加以赏析。

    “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热干面

    李佩红

    ①“等你好了,我请你吃热干面。”

    ②这句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漫画上的话,顿时让我这个新疆人泪目。它就像在说请新疆人吃拉条子,一听便能找到自己的根。

    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像孩子迷恋妈妈的怀抱,与其说是一种日常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不如说是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

    ④我最早知道武汉是从毛泽东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知道“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知道武汉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湖北九省相通,是龙兴腹地、九州通衢之地,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但我知道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字缝里渗出水雾似的旷古悲情。我还知道汉正街,是因为读池莉的小说。仅此而已,这是我对武汉的全部认知。我的生活圈子在中国西部的新疆,祖上三代也找不出一个武汉的亲戚,武汉这座城市一直在我的视野外,就像一个陌生人。

    ⑤时间的指针“嘀嘀嗒嗒”走到2005年。

    ⑥那一年我儿子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几经商量,确定选择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去学校看望儿子必经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去武汉。游过黄鹤楼,逛过汉正街、汉江路步行街,我已累得腿脚发软。随便找个小食摊儿坐下,正不知吃啥,一位手拿锅铲、身穿围裙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说,妹妹,来碗热干面吧,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没来。

    ⑦我拿出新疆人的豪爽回应,好,来一碗。

    ⑧他的街边店挺简单,一个小推车,推车上放着各色调料,旁边烧一大锅滚水,一张小矮桌,几把小凳子。在我之前已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吃着热干面,不知是辣的还是烫的,他们嘴里直“呵呵”喘气,让我想起爷爷顺着碗边喝玉米糊糊的样子,那种满足感,好像全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这碗饭,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吃出了幸福感”。我站在摊位前,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男人抓起一大把不知上面抹着什么油光光的熟面投入笊篱,再把笊篱放进滚水里,没一会儿就把烫热的面倒进碗里,将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飞速地舀进碗里,动作老练而精准,最后将调好的芝麻酱浇到面条上,搅拌均匀,并很体贴地问我,辣椒要多还是少。

    ⑨我一向胃弱,不敢吃太多辣椒,忙说,嘎嘎的一点。

    ⑩嘎嘎的一点。他重复着我的话,虽然没听懂但已经意会。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⑪第一次吃热干面的感受太强烈,以至于十五年之后,舌尖仍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那种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

    ⑫2013年再去武汉,热干面自不可少。它物美价廉,顿顿吃也不烦,像新疆凉皮子,是百姓的吃食,最接地气。热干面吃得多了,自然能吃出微妙的差别。

    ⑬蔡林记的热干面在武汉名声最大,是武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他们家的热干面,爽滑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未食而乡情浓浓,诱人食欲;食之则香飘四溢,回味无穷”。蔡林记热干面的黑芝麻酱非常香醇,我爱吃这种黑芝麻酱拌的热干面。除此之外,长子热干面、三毛热干面、蔡明纬热干面在当地也都家喻户晓,且各有各的特色。

    ⑭在武汉,我最喜欢随意转悠,遇到一个小摊儿,看着顺眼,肚子也正好需要,便坐下来吃上一碗热干面。有的香辣,有的咸香;有的面软,有的面硬。对我而言,每一碗热干面都是我与这个城市永不重复的相见,无论怎样,每一次遇见都是此生最好。

    ⑮离开武汉后我再没有吃过热干面。在家尝试着自己做,但均以失败告终。食物与一方水土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如落在笔端的文字,词节再精准,也很难描摹内心的微波。

    ⑯2020年,疫情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热闹繁华的武汉变得凄苦而清冷。但在一个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店儿仍在卖着热干面,在店面和顾客之间搭一块滑板,将做好的热干面装在饭盒里,再放在滑板上轻轻往前一推,快递小哥在另一端接住,热干面就通过这种方式送抵武汉人家,让普普通通的武汉人内心天地辽阔、万物蓬勃,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疫情结束推门迎春。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6日第14,有改动)

    1文章以“武汉热干面”为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

    (1)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2)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4作者为什么喜欢热干面?

    5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千佛山、大明湖、七十二泉是济南的符号;解放路旁的虎池垂柳照影、旧胡同口的油旋甜沫飘香是济南的符号;明湖居鹊华楼轰动大江南北的曲山艺海、宽厚里手艺人制作惟妙惟肖的糖人面塑是济南的符号;英雄山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曲水亭的泉石灯纸鼓影茶是济南的符号:繁华时尚的泉城路商业街、高耸入云的绿地中心、如火焰般点燃赛场的鲁能泰山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地铁R1线是济南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济南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济南人的心愿。

    请以“济南符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