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宗教中,在中东地区罕见的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C.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
D.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北温带
3、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 B. 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 公路AB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D. 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4、下图是我市某中学操场平面图,读图判断该中学的篮球场在学校旗杆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电动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这有利于( )
①减少大气污染②减少能源消耗③传递绿色环保理念④减少交通事故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沿海
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2】图中四城市,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城市③洪涝灾害频繁,使该地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下列对造成城市③洪灾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南季风势力强
B.降水量大且集中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东北季风势力强
7、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的形状
D.太阳绕地球的转动
8、下列四个国家中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根据大陆漂移说,下图示意的地球演变过程图中,最早的大陆分布状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上中东地区这节课时,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下面有一位同学的发言不正确( )
A.中东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B.中东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高;地形以高原为主,尽管位于五海之地,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为热带沙漠气候。
C.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它主要分布在亚丁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以现在许多国家派遣军舰前往亚丁湾附近为本国油轮护航。
D.中东地区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11、有关俄罗斯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B.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
C.莫斯科只是该国政治中心
D.农业不发达
12、关于世界海陆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71%是陆地,29%是海洋
B.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可将地球划分为大小相等的陆半球和水半球,其中陆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地球表面71%是海洋,且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13、有关经线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又叫经线圈
B.任意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
14、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的是( )
A.云南和陕西
B.甘肃和四川
C.四川和青海
D.贵州和重庆
15、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个椭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16、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有( )
A. 日本地震 B.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C. 地中海在缩小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17、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南美洲和非洲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B.台湾海峡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媒矿
C.喜马拉雅山脉地层中发现了古海洋生物化石
D.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18、地球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
19、车载导航地图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按导航地图上的路线驾驶,就能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
20、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
B.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1、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B.美国平原面积狭小
C.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密西西比河航运、灌溉效益极低
22、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23、中东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红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内陆湖)五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4、低纬度气温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________的多少不同。
2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____。
26、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的特点具有相对的________性。
27、(题文)湖南省的面积约为21万平方千米,2004年人口统计表明全省约6700万人口,则湖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________ .(必须写出单位)
28、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
29、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
30、地球是一个________,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_千米。
31、地理实践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一)探究过程:
(1)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从如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较多,而相比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地区、极端干旱的____地区和气候过于____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当地气候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____(填字母)。
A.厚墙小窗的平顶屋 B.
冰屋
C.蒙古包 D.
通风透气的木楼
(3)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同时,水源也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
(二)探究结论:
(4)你认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热带地区③土壤肥沃④沙漠地区
⑤水源充足⑥自然资源丰富⑦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
32、读下图“欧洲西部地区气候”,完成下面小题。
(1)依次写出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从中纬度到高纬度的主要气候类型。
(2)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处的海域或海湾的名称,它们所在的大洋名称。
(3)写出图中北极圈通过的大半岛的名称。
33、数百年来,航海者们一直梦想取道常年冰封的北冰洋航道,它被称作“传说中的航道”,因为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结着厚厚冰层。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得北极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图回答问题。
(1)北极航道是指穿过____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途经西伯利亚沿岸的是两条北极航道之一的____航道,另一条北极航道途经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两条航道都要经过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A____海峡。
(2)专家表示,目前每年夏季北极航道可通航的窗口期约在65—85天,原因是受制于极地气候的严酷。极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一艘货船走传统航道海上往返于中国大连和荷兰鹿特丹两海港之间,要经过三个大洋,途径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____以及欧非洲之间的____海峡。
(3)若北极航线开通,在该航线上航行,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沿途人口稠密多海港,船停靠补给方便
B.航线上浮冰最少的季节,会出现极昼
C.每年7月份航行时,能看到极光现象
D.航行途中,经常能看到企鹅和北极熊
(4)我国科考队选择北极东北航道,在7月至9月进行北极考察,简析原因。
34、读东南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____群岛大部分。
(2)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____。
(3)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①____海峡。
(4)中南半岛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_____)
A.沿海岸线分布B.沿河流分布C.沿矿产资源分布D.沿国境线分布
(5)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_____)
A.石油、煤炭B.天然橡胶、棕油C.棉花、小麦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6)东南亚种植水稻共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至少两点)____。
35、读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该地最热月是_____月,该月月均温大约_____度;该地最冷月均温位于___以上,说明该地区,冬季河水____。
(2)降雨主要发生在____月至____月的六个月。说明该气候的降水特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半年,而冬季降水____。
(3)图示气候类型是典型的(_______)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