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亚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读南亚地形图,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山地—平原一高原
B.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恒河平原主要种植棉花
D.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2、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中段。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左图是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图,右图为12月8日宣布的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海陆变迁
B.全球变暖
C.海平面上升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2】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3、小冬描述他的雅思老师为皮肤白,发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请你判断他的雅思老师属于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4、《熊出没》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以下是根据《熊出没》及相关地理知识编写的题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有一天,光头强异想天开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到达另一端。请问光头强“遁地”前行的距离大约是( )
A.6371米
B.四万千米
C.12756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2】熊二从光头强钻地的赤道上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区追光头强,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熊二行进的距离大约是4万千米
B.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熊二沿着纬线追光头强
D.熊二沿着经线追光头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国地位应该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利用经济优势统领落后国家
B. 国界是国家实施主权的界线,它决定着国家的领土范围
C. 各国的领海没有明确的界线,邻海国可以任意划定自己的领海范围
D. 人口超过1亿的非洲国家是埃及
6、6月20日鄱阳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 )
A. B.
C.
D.
7、七月,全球最炎热的地方是( )
A. 赤道地区 B. 澳大利亚西北部 C. 撒哈拉沙漠 D. 中亚地区
8、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块 B. 南极洲板块 C. 亚欧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9、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点的海拔是( )
A.350米
B.300米
C.250米
D.200米
【2】这幅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的等高距为( )
A.100米
B.200米
C.50米
D.300米
11、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太阳高低的差异
12、北回归线经过的四个省区,由东向西分别是
A.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B.桂、粤、云、台
C.云、台 、桂、粤
D.台 、粤、桂、云
13、下列有关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纬线长度等长
C.除南北极以外,任意一条纬线可独立成圈 D.所有纬线在南北极交于一点
14、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洲面积中排名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15、天津市气象台于2021年3月15日08时40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当日天津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气符号代表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2】为防治沙尘暴这种灾害性天气,我们应该( )
A.加大人工降雨
B.践行垃圾分类
C.推行风力发电
D.治理干旱植树种草改善环境
16、等高线可以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C城市的海拔可能为( )
A.400m
B.300m
C.200m
D.30m
【2】C城市布局的有利条件( )
A.靠近水源,交通便利
B.位于下风向
C.位于山脊,地势高
D.位于鞍部,地势平坦
17、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和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赤道,公转
B.北回归线,自转
C.南回归线,公转
D.赤道,自转
18、解决世界人口与资源矛盾问题最根本的做法是
A. 停止使用自然资源
B. 多植树造林
C. 控制人口数量
D. 防止污染
19、家乡淮安的主要地形类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现为( )
A.蓝色 B.褐色 C.绿色 D.红色
20、下列哪个组合属于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
A.东亚、北亚和南亚
B.东南亚、南亚和西亚
C.中亚、东南亚和北亚
D.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2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 和盆地.
22、山地的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是________(填地形部位)。
23、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__城,我国陕西省的____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____古城,安徽省的________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24、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
25、用手指拨动地球仪,使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做 。
26、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_____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____个时区。
27、读下图回答。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8、从地理视角赏析古诗,任选其一完成。
古诗一:□是否选择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此诗后两句诗文描写符合长江_______河段,该河段的特征有________,适合建设________。
古诗二:□是否选择
《大寒吟》【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
一年里有二十四气节,立春是第一个!
此诗描写的节气是_______,它与小暑、大暑等节气都是描述_______(气温/降水)变化的,诗句中描写了此时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
29、填空:
1、亚洲人口众多,对( )和(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亚洲一些国家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了( )流失和( )沙化
3、在土地上连续更重,使土地得不到( ),土壤( )逐渐下降。
4、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亚洲位于( )半球。
5、亚洲位于 ( )大陆东部, ( )洋的西岸。南邻( )洋,北临 ( )洋,东北隔 ( )海峡与北美相望,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
30、亚洲主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A. 南、东 B. 南、西 C. 北、西 D. 北、东
31、读非洲图和拉丁美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海,②____半岛,③____山。
(2)甲图中的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
A.热带沙漠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3)写出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____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成为拉丁美洲,A____洋,B____高原。
(4)对比非洲与拉丁美洲,完成下表。
大洲 项目 | 非洲 | 拉丁美洲 |
纬度位置相似处 | ____ | |
最长的河流 | ____ | ____ |
主要人种 | ____ | ____ |
经济发展水平 | ____ |
3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日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品和农产品,日本进口牛肉的63.7%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对澳大利亚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
材料二:有分析认为,流感病毒往往在冬季达到传染高峰,然后随着天气变暖而逐渐消失;部分专家认为,“冠状病毒往往与冬季联系在一起。”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具备季节性特点。
材料三:日本的工业城市分布图和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1)读材料一,由材料可知,两国贸中____(国家)出口的商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在两国贸易中____(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2)读材料二,如果我们同意材料中的说法,在接下来的6、7、8三个月,日本和澳大利亚境内的新冠肺炎确诊数量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3)读材料三,由于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亚被称为“____”;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共同的特点,都集中分布在____;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
33、读俄罗斯、日本工业区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俄罗斯向日本出口天然气总额为6754亿日元,同比增长44%,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被称为____。
(2)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____,以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等工业为主。
(3)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铁路线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
(4)日本工业发达,逐渐形成了多个工业带,工业带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和濑户内海沿岸。
(5)读图可知,日本天然气进口依赖度为____,化石燃料高度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是____。
34、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点地理坐标是(____)。
(2)乙点属于高、中、低纬度的____,甲、乙两点所在纬线较长的是____点。
(3)按半球划分,图中四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
(4)图中四点有太阳射现象的是____。
(5)如果我们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右图,四点中最后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____点。
35、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是________,B是__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海洋),②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东侧为________(地形区), 乙是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阶梯和第________阶梯分界线。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图中B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第 _______ 阶梯上,被称为“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