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图中A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泛围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 英语、法语 B. 汉语、英语 C. 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D. 俄语、英语
3、(题文)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巴西应采取的成功经验是
A. 有计划的将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大力开发热带雨林敌区
C. 在东南沿海大力发展小城镇 D. 将首都迁往内陆地区
4、关于经线、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纬线都是半圆,每条经线都是圆圈
B.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经线的最高度数是90度,纬线的最高度数是180度
5、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A. 苏必利尔湖 B. 维多利亚湖 C. 贝加尔湖 D. 里海
7、日本位于东亚太平洋西北部,与我国隔海相望,是一个多山.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岛国。读日本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①—本州岛
B.②—日本海
C.③—朝鲜
D.④—中国
【2】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海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第二高峰
D.气候四季分明,少受到台风侵袭
【3】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国,东部濒临日本海
B.资源丰富,工农业都很发达
C.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8、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9、2023年6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孔子学院在德蒙福特大学召开了孔院成立九周年庆祝活动。九年来该大学全力开展中文教学及文化推广,为当地培养大批汉语人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
B.法语、韩语
C.俄语、汉语
D.德语、西班牙语
【2】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建立孔子学院主要有助于( )
①纪念孔子 ②开展文化交流 ③推广汉语 ④扩大中国影响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图是“世界某国家人种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反映的可能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人种构成情况( )
A.中国
B.美国
C.中非
D.日本
【2】符合该国第二大人种体质特征的是( )
A.头发黑直
B.面庞扁平
C.肤色黝黑
D.嘴唇很薄
11、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 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 D.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
12、在地球上,纬度30°~40°地区的大陆西岸,分布着一种特殊的气候,受这种气候的影响,许多树木的叶子都变小了,表面形成了“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气候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3、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 )
A.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热带气候为主,各地气候差异大
D.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14、无固定人口居住的大洲为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非洲
15、《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是鹦鹉螺号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鹦鹉螺号”没有到达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航行路线经过了①②两洲间的(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16、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 )
A.变化很小
B.基本不变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大
17、世界上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C.地球上有山脉的地方
D.地球上平原和山地交界处
18、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表示。读“空气质量指数等级划分示意图”、“中国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指数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包头 | 酒泉 | 昆明 | 沈阳 |
AQI | 42 | 19 | 100 | 55 | 116 | 18 | 57 |
【1】结合图文材料推测( )
A.当日最不适合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是酒泉
B.人类无法对空气质量进行研究和监测活动
C.表格的城市中,上海的空气质量最优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2】以下行为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公交出行,少乘坐私家车
C.对垃圾进行露天焚烧处理
D.雾炮车向空中喷射水雾
19、下列语言中全部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 )
A.汉语 德语 B.英语 俄语 C.法语 越语 D.阿拉伯语 日语
20、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平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最有可能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B.1/50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D.
【2】该图中,公路的走向大致是( )
A.西—东
B.南—北
C.西南—东北
D.西北—东南
【3】D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
【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哪一处海拔最高(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亚洲地势: _______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河流呈___________________状流向四周海洋。
22、北回归线自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依次穿越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23、人类第一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在1522年,由 率船队完成了 的壮举。
24、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______________分布广和 _______________显著的特点。
25、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6、(题文)信徒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 ;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的是________
27、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_____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_____,地壳比较稳定;板块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8、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气温越________;距海越近,降水越________,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________。
29、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
30、亚洲地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有呈__________状流向周边海洋的特点。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首都举行,东京成为世界第5个至少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
材料二:连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铁路由途经的六个国家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加快实现了亚欧铁路一体化建设,搭建起了与沿途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桥梁。陕西渭南苹果生长于黄土高原南部。当地的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等品质特征,畅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材料三:俄罗斯、日本简图与“渝新欧”国际铁路示意图、日本火炬设计图。
(1)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所在岛屿是____(序号及名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____(地形区)上。
(2)第32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灵感源自樱花。边赏樱花边吃便当是日本人的习俗,下列食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赏花便当中的是( )
A.苹果
B.寿司
C.糌粑
D.紫菜包饭
(3)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重要的有( )
A.煤炭、钨矿、金矿等
B.石油、铁矿、天然气等
C.金刚石、锡矿、煤炭等
D.石油、铜矿、铝土矿
(4)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俄罗斯北部和东北部也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原因是俄罗斯____。
(5)比较俄罗斯和日本在工业分布上的异同。相同点:____。不同点:____
(6)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陕西渭南苹果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畅销的自然原因。____
(7)火车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到达德国后,乘务组人员餐桌上增加了当地的牛排乳酪,请结合图文资料完善结构图中的信息。
①____②____③____
32、观察如图,阴影表示黑夜,白色表示白天.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点,正值白天的是 ,正值黑夜的是 .A点和C点,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南极点 极昼现象(有或无).
(2)图中C点的经纬坐标是( , ).A点位于C点的方向是 .A点位于 半球和 半球.
(3)图中BP段应该是 (晨线或昏线).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甲图,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____。
(2)读甲图判断,亚洲在非洲的____方向;乙图中①____河,它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
(3)从乙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
(4)乙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②、③两地降水差异很大,③地比②地降水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4、下左图、下右图示意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左图所示区域中:A所在的山体部位为____,B所在的山体部位为____。C、D河段开发漂流项目,漂流速度更快的河段是____河段(填字母)。
(2)左图,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米,站在____(甲/乙)村口,能够看见丙村。
(3)右图,居民点中能开门观看“双峰”景观的是____(选填“张村”,“李村”,“王村”)。
(4)右图,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有A、B两套方案,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套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____。
3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山体部位的名称:A____,B____。
(2)图中等高距为____。
(3)C地位于D地的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____千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为____。
(5)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
(6)某攀岩爱好者想在此区域内开展攀岩运动,他应该选择____地(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