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南美洲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南美洲西海岸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C.南美洲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南美洲大部分处于热带,所以气温同非洲一样炎热干燥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大陆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列图例中,不可能在山东地图上出现的是
4、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季风气候
【3】亚洲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主要是因为( )
A.地形复杂多样
B.东西跨经度多
C.季风气候显著
D.南北跨纬度广
5、关于南、北美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北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B.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D.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英语
6、下列四地中,符合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点是( )
A.10°E,28°N B.21°W,20°S C.170°E,20°S D.150°W,32°N
7、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终年温和湿润
【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3】一个地区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该图所示B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0℃
B.15℃
C.5℃
D.50℃
8、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
A. 1700万平方千米 B. 960万平方千米
C. 850万平方千米 D. 300万平方千米
9、“黑种人的故乡”是指( )
A. 非洲北部 B. 撒哈拉以南非洲
C. 拉丁美洲 D. 亚洲东部
1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即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定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11、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夏季气温明显低于成都,原因是 ( )
A.距海远近不同
B.维度不同
C.地形的影响
D.河湖的影响
12、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应该用( )
A. 降水量各月柱状图 B. 等温线图 C. 等高线图 D. 等降水量图
13、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印度
14、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非洲的最高峰是 ( )
A. 德拉肯斯山脉 B. 肯尼亚山 C. 乞力马扎罗山 D. 阿特拉斯山脉
16、属于我国的内海是( )
A.东海和渤海
B.东海和黄海
C.南海和东海
D.渤海和琼州海峡
17、下列有关亚洲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B.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帕米尔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D.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18、下图中男子的打扮是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该服饰反映出该地的气候特点为(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温和多雨 D. 寒冷干燥
19、读日本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山地、丘陵多,平原面积狭小
C.本州岛是其最大岛屿
D.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对日本工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满足工业需求
B.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
C.工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20、下列高原与他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千沟万壑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21、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2、世界两大火山的地震分布带分别是 和 。
23、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叫做 ,最早来这里的殖民国家是 、 ,
24、将旅游名胜的序号填在国家后面的横线上
①花园城市②水上市场③大金塔④下龙湾
新加坡__________;曼谷__________;仰光__________;越南__________。
25、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_带。
26、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之一。_____
27、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完成下表.
| 建筑物 | 道路修筑 | 商店学校 | 农田的 | 自然环境 | |
高度 | 密度 | 情况 | 医院的多少 | 多少 | 改变的大小 | |
乡村 |
|
|
|
|
|
|
城市 |
|
|
|
|
|
|
28、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__________,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__________,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30、地图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读黄土高原区域略图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请查阅有关资料,说明该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____。
(3)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气候原因是____,治理该生态问题应该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
32、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峰A的海拔可能是(_____)
A.980米 B.1230米
C.1330米 D.1130米
(2)量得图中C、D两点距离为4厘米,则其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千米。
(3)图中风向为___风,判断B、C两处降水较多的是____处。
(4)图中两条虚线EF和GH处,可能有小河流经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材料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类型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什么?材料一中A属于哪类国家?
(2)据材料二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类型方面的差异。
(3)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两点)
34、下图示意粮食危机区域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________(大洲)和B________(大洲)西部。两大洲的陆上分界线是________。
(2)美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其南部的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其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粮食输出方向经过的C是________(大洋)。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属于________国家,该国与A大洲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__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5、读中南半岛地形、水系和农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本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具有沿____分布的特点。
(2)A国家是____。图示地区北部地形特点是____。
(3)从图中可知,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是____。
(4)图中阴影部分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该作物是____。试从地形、气候方面简要分析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