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地区中,被誉为世界“雨极”的是( )
A. 印度乞拉朋齐 B. 中国火烧寮 C.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D. 非洲刚果盆地
2、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亚洲非洲的界线,它沟通了(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黑海和地中海
C.白令海峡和北冰洋
D.红海和地中海
3、下图是局部区域经纬网图,①②③④表示阴影区,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全部位于低纬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同时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4、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甲、乙、丙、丁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 )
A.
B.
C.
D.
5、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6、“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世界政区图
D.卫星云图
7、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 B.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
C. 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 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8、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去野外踏青的是( )
A.
B.
C.
D.
9、图中的两幅图比较,正确的是:
A. 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
B. 中国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广
C. 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
D. 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小
10、读下列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大西洋
B.②非洲
C.③太平洋
D.④印度洋
【2】下列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南极点
11、西亚所产石油大部分销往
A.俄罗斯 B.中国 C.西欧各国 D.美国、日本
12、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为改造 B. 地震和火山活动
C. 地壳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 岩浆活动
1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读南亚地形图,选出印度重要的邻国——巴基斯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4、“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
A. 南半球和北半球 B. 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C.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D. 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个部分.
15、小华计划去欧洲西部旅游,你认为他不能如愿以偿的是( )
A.到希腊参观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B.到荷兰看风车
C.到西班牙欣赏峡湾风光
D.到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滑雪
16、下面不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
C.昼夜交替变化 D.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差异
17、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的海拔为–4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8444米
B.9244米
C.–9244米
D.–8444米
18、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甲:我在阿拉伯半岛踏上了沙漠
B.乙:我到了“火山国”印度尼西亚
C.丙:我在马来群岛欣赏到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丁:我到了印度的德干高原
19、“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有关亚洲的人民和物产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B.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C.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产量、储量、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D. 南亚地区的农业以小麦种植为主,主要分布在恒河地区。
20、世界三大宗教是( )
A.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道教、基督教、佛教
D.犹太教、喇嘛教、伊斯兰教
2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22、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 左右,一年之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
23、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 经 线 | 纬 线 |
形状 | ________ | ________ |
长度 | ________ | ________ |
指示方向 | ________ | ________ |
24、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小明家住农村,他家的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乡村景观。
小红家在城市,城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等城市景观。
根据以上资料获知: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农村,有些人住在城市。
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_________。
25、读“亚洲位置与地形示意图”,并根据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将下列内容的代码填入相应框中。
A.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B.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C.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三面临洋,处亚欧大陆东部;
E.地形中间高、四周低;
F.亚洲季风气候显著;G.亚洲多长河;
H.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6、东南亚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是_____和_____。
27、东南亚包括两部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8、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_____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 _______线。我们习惯叫横______竖______.
29、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 地区,呈 流向周边海洋;
30、在地球仪上,0°经线也叫 。
31、请结合实例及图文材料,探究几个国家在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一:读图,了解某地区或国家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1)读图一,巴西主要位于 ________ 带,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 ________ 平原,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________ 河,该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 _________ (值被).
(2)读图二,日本领土狭长,从南到北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影响日本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 。
探究二:结合实例,说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问题
资料一: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指出: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孙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八成.数据统计,亚马孙雨林火灾主要是人类行为造成.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以去除地表多余的植被.
(3)据资料一和图一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_____ (选两项)
A.开采矿山 B.烧荒耕作 C.修建工厂 D.过度砍伐
探究三:结合实例,寻找森林保护的措施
资料二: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被誉为“绿色王国”.日本很早就制定相关的法规,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几乎到了“爱树成瘾”的程度.
(4)结合资料二,归纳日本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 ________ 、 __________ (两条)
探究四:结合实例,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资料三: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
(5)根据资料三,说明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当地植被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2、阅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
A ,B ,C ,D .
(2)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 ,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天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北半球处于 季节.
(3)当中国过元旦节日时,地球运行至图中 处与 处之间(填字母).
(4)每年9、10、11月为南半球的 季节.
33、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板块名称:①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2)B大洲和D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C大洲和B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
(3)全球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根据测量,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填“扩张”或“缩小”),非洲与欧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____(填“扩张”或“缩小”)。
(4)六大板块中,几乎都是海洋的是____板块(填数字)。
34、读部分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板块:A____板块;C____板块。
山脉:①____山脉;②____山脉。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写“正确”,错的写“错误”。
①亚洲全部位于A板块。 ( )
②A与B板块交界处是挤压运动,A与C板块交界处是张裂运动。 ( )
③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面积不断扩张。 ( )
(3)解释地中海附近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
35、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B、E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2)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该位于____(填“C”或“D”)处,判断的理由是:____。
(3)某工程队准备在甲、乙两地之间修建一座桥,测得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4)城镇位于B点的____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