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4、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5、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名
D.界名
7、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8、以下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和肌肉
B.曲肘时,起动力作用的是关节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9、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狗的长毛和卷毛 ③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⑤人的双眼皮与色盲 ⑥人的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11、下列各种饮料中,依靠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是 ( )
A.鲜榨果汁
B.矿泉水
C.鲜牛奶
D.酸奶
1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13、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珙桐
B.银杉
C.桫椤
D.水杉
14、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15、下图是公园中紫藤的标识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紫 藤 学名:Wisteria sinensis 别名:朱藤、招藤 科属:豆科紫藤属 原产地:中国 特征: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奇数羽状复叶;花冠紫色,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
A.紫藤的学名由科名和属名组成
B.豆科的植物都属于紫藤属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紫藤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16、下列几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狐的短尾和猫的长尾
B.菊的黄花和白花
C.花生仁的椭圆形与紫红色
D.狗的黑毛与卷毛
17、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18、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约3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开的茎中,两天后新的苦瓜苗就能长成,这一技术可以提高苦瓜的抗病性。下列培育技术中与这种苦瓜苗繁殖的方式不一致的是( )
A.植物的组织培养
B.柳树用枝条繁殖
C.水稻用种子繁殖
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20、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1、人体的免疫包括 (生来就有的)和 (后天获得的)两大类型。
22、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______和_____ 的因素外,还有 __________、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人类祖先制造、使用 ______和进行_______,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_________ 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2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__,而动植物的遗体中存留的能量则可以被________和________所利用.
24、我们把体内没有________组成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 。
25、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 。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
26、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小题的判断。
(1)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农作物。(________)
(2)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________)
(3)人与家禽、家畜的关系是捕食关系。(________)
(4)要构成农业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重复利用,使得能量充分利用。(________)
27、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和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8、酒中的酒精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据此分析孕妇饮酒对胎儿发育的 影响.孕妇喝酒后,酒精进入孕妇的血液中,通过________可以进入胎儿体内, 从而影响胎儿的_______发育.
29、遗传病是由______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随________在家族中传递。
30、与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动物的结构层次多了_____。我们吃的土豆属于_____(器官)。
31、请将下列两组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哭是调整不愉快心情的一种方法。_____
3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对照组是_____.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因为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
(5)结论: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的环境中生活.
34、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
地区 | 浅色桦尺蠖 | 深色桦尺蠖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 393 | 154 | 406 | 19 |
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⑴桦尺蠖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实验统计结果可见,在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变少,深色桦尺蛾数量多,在生存斗争中,浅色的个体被自然逐步淘汰,黑色的个体得以繁衍,并通过_____把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加强,这是______的结果。
⑶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浅色桦尺蠖数量会________。(增加或减少)
⑷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______ 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