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2、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
B.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
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3、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4、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5、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珙桐
B.银杉
C.桫椤
D.水杉
6、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7、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进行?( )
A.根、茎
B.叶、种子
C.花、果实
D.任何生活的部分
8、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在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会来月经
D.青春期性意识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9、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10、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名
D.界名
11、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2、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13、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4、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5、与两栖类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④卵有卵壳保护 ⑤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⑥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16、下列有关染色体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细胞内数量相同,而不同种的生物往往不相同
B.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则成单存在
C.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6对染色体
D.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1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肺、扁桃体和淋巴结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18、英国某地区,原来灰尺蛾占99%,黑尺蛾仅占1%,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反而灰尺蛾仅占1%。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黑尺蛾大量迁入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煤烟黑化了尺蛾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9、下列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鲤鱼、章鱼、鲍鱼
B.带鱼、金枪鱼、海马
C.鲸、鳄鱼、比目鱼
D.鲨鱼、海豚、甲鱼
20、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2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具有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个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是因为具备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23、一只幼蜘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的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_____________
24、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对应:
A.饮用水消毒________ B.教室开窗通风________ C.将传染病患者隔离________D.接种疫苗________ E.积极进行体育锻炼________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25、通过对导致我国城市居民近几十年来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的统计可知,早期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前三位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而1999年以后,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前三位变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________密切相关。
26、在观察蚯蚓实验中,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它的腹面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它的腹面有____,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______轻擦蚯蚓的体表,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27、生物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28、自然界中,植物的营养生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无性生殖的方式。这种生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___________产生新个体。
29、_____(DNA上的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基因大多数有规律的集中在_____内的_____上,每种生物内_____的形态数目是一定的。
30、根据形态的不同,骨可以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等。
31、连线题:
32、正常情况下,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_____)
33、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模拟了________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对比,缺少________.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C中为含有________等有机物的水溶液.
(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小分子转变为________是完全可能的.
(5)米勒认为原始生命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可能诞生的,“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
34、化石记载着地球的演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演化的历史。下列是科学家根据化石总结的地质年代和动物进化史对照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年代 | 动物的进化与发展 |
太古代 | 生命出现 |
元古代 |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
古生代 | 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鱼类繁盛,昆虫类繁盛,两栖类繁盛,爬行类出现 |
中生代 | 硬骨鱼类出现,①动物繁盛,鸟类和高等哺乳类出现 |
新生代 | 类人猿出现;哺乳类繁盛;人类繁盛 |
(1)根据上表信息和化学起源理论,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是______(填“需氧型”或“缺氧型”)的。
(2)根据上表中生代动物进化的顺序,推测表格中①处的动物类群是______。从表中可以总结出,动物的进化顺序是:无脊椎动物→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鸟类和哺乳类。
(3)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
(4)科学家运用比较法,对不同年代地层中的化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