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本来我们认为此次征文定能扩大刊物的影响,谁知投稿数量很少,且大多文不加点,大家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②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但由于伪基站客服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再加上所谓银行发来的信息,他最终上当受骗。
③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游戏,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喜欢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弘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④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付之一笑。
⑤吉林大学制定实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案,欲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
⑥每个学习法律的学生都应该牢记“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训导,并矢志不移,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最近开展了大规模的“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项目丰富,但由于活动多安排在上班时间,参加的人大多以离退休人员、儿童和白由职业者为主。
B.在江西瑞金,像邓大庆这样加入万亩脐橙基地的农民共有近3万多人,而且其中10%以上都是精准扶贫对象。
C.在网络时代,言论自由得到了技术的保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或编辑,在网络这一新的言论空间中发言。
D.中学阶段,消费观教育不可忽视。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春节假期规划中给博物馆留有一席之地,“博物馆里过大年”已从一个响亮的口号变为一种常态。
B.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序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并非一蹴而就的。
C.散文有神聚的特点,散文的中心思想是针对散文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D.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陷入尴尬境地,人们对这种现象要引起足够的反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群众的带头人,要做知民情察民意的“引导员”、带团队谋发展的“管理员”、拓市场找路子的“调查员”,以及解忧济困的“服务员”。
B.走出博物馆,脑海中回放着梵高笔下灵动的线条、艳丽的色块,梵高自画像里的执拗目光出现在眼前,仿佛听到画家优郁中带着温婉的倾诉。
C.教育部强调,高校自主招生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与自主招生挂钩的弄虚作假行为。
D.教育能为个体提供上升的通道,而教育恰恰是贫困地区的短板,导致其陷人越穷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穷。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肯定了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 田
马 平
水泥路通到了大山深处的花田沟村,也通到了刚刚建好的红瓦房。
柴云宽占了一卦,对妻子米香兰报了一个入住新房的好日子。腊月初八,好,就依他一次。穷家没有什么家什好搬,那天要紧的事,不过是熬腊八粥。
腊月初八,天刚亮,雪花就飘起来了。
半上午,雪已经乱起来,村支书牛春枣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一起来的还有丁从杰,省上派他挂职当这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滕娜从后边跟了上来,说:“你们看,香兰今天漂亮成这样,要把我比到屋角呢。我回去了!”市文化馆定点帮扶花田沟村,馆长滕娜的联系户就是这。米香兰一把拽下膝娜,却把棉被和餐具礼品往外推,结果还是只好收下了。
丁从杰好像是来这儿看雪的。他最后一个进屋,对柴云宽说:“我在报上读你的诗了!”滕娜这才想起来,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市报。
“《红瓦》。”牛春枣说,“我昨天就读了。老柴,我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柴云宽只顾得看报纸,好像没有听见牛春枣的话,却突然抬起头,朝他拱一拱手。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炉火也跟着笑,哗哗哗的。
吃完腊八粥,几个人围着一团火坐下来。滕娜拿出手机,让大家看她在牛春锁家拍下的大月季树。月季是嫁接在七里香树上的,枝头保留了十二个,姿态各异,合抱成团,各自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那大朵大朵的花,以十二种色彩一同开放,散发着含混的香气……照片上只有零星的雪花,门外的雪下大了。
这时候,丁从杰的电话响了。他到雪地里说了一阵电话,进屋之后对牛春枣伸出两根手指打了打手势。看到大家盯着照片,丁从杰说:“牛春锁是我联系的贫困户,他要把月季当礼物送给你们,我让他缓一缓,担心你们跟他原先有矛盾,不领这个情……”
米香兰突然说:“你前两天从我家地里取土了,家里种花吧?”
“种花。”丁从杰说,“作土质分析。”
“种月季!”牛春枣比丁从杰还急,“沙质土!碱性土!”
丁从杰说:“我刚才接了一个电话,我们花田沟,就要成为一个月季花海了!”
雪花已经大乱。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丁从杰从那山旮旯见到大月季树以后,问过柴云宽两次,“花田”两个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柴云宽不再说他唱过的“薅草锣鼓歌”《花田错》,只说花田就是种花的农田,这块坝子有可能从前种过花。事实上,丁从杰和牛春枣也都这样讨论过,但还需要更多的意见来支持这个主张。两个人在网上搜“月季”,终于和四川同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上了线,立即带上一包泥土过去洽谈。对方也派人到花田坝上考察,进而研究回马古镇的人文资源和交通优势。来来去去调研过了,上上下下洽商过了,同画公司决定在花田沟及其相邻两个村投资建设“月季博览园”。项目分为三期,花田坝是一期,一通过评审就立即开工。
“我们花田沟,资源在沉睡。”丁从杰说,“同画公司看重那棵大月季树,表示会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可能引发‘一锄头挖个金娃娃’的思想出笼。明天开会,除了做项目建设动员,要提醒大家防止这个思想,特别强调严禁滥采滥挖。当然,‘坐地等花开’的想法,也该特别警示。”
牛春枣兴奋得快坐不住了,结果却又为雪着急起来。他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当务之急是防灾,明天的会议要往后移一移。他对米香兰说:“今天晚上,你们那老屋里要安排住两家人。山上搬下来的那五家人,还有两家新房没有盖起来,住在窝棚里……”
“没问题。”米香兰说,“床,火,都没问题。”
丁从杰和牛春枣立即动身,先分头到几个留守老人家里去。滕娜立即打电话回去,因突降大雪,全馆人员明天全部不休周末,到花田沟村展开慰问活动。柴云宽也忽然从大雪里消失了。
“放心。”米香兰对滕娜说,“他一定去雪中看花了。他已经说了,要跟牛春锁学嫁接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从新修的山间乡村道路和新建的红瓦房写起,烘托并渲染了小说的喜庆氛围,凸显了小说关注扶贫脱贫的主题。
B. 柴云宽为人住新房而占卦,赋诗《红瓦》抒发情感,小说结尾又要跟牛春锁学嫁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性格的复杂和多变。
C. 牛春锁的大月季树在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丁从杰和牛春枣正是由此想到种植月季的可能性,进而与科技公司制订了共赢的计划。
D. 小说以“花田”为题,既契合花田沟村的地名和“薅草锣鼓歌”《花田错》的歌名,更暗示了山村种植月季之后的美妙前景。
【2】小说画线句子“雪花已经大乱”,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
【3】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较多,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齐谐》中说,鲲鹏奋飞时“________,
_________”但它也并不逍遥,因为“________”,依然有所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理想遭遇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屈原在人生抱负不得施展的时候,却能①“___,___”(《离骚》),并且效仿先贤,固守正道;辛弃疾在遭遇掌权派猜忌,眼看英雄老去,时日无多之时,却仍唱出②“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典明志,至死不渝;李贺虽身逢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黑暗残酷,却仍借燕昭王典故,抒发了③“___,___”(《雁门太守行》)的报国决心。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美好愿望。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一肌一容,_______,_______,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揭露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北筑长城,对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过秦论》中,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 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其辞为方言鄙语 鄙:轻视
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訾謷:攻讦,诋毁
C.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观:欣赏
D.因书而归之 归:赠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诋他人之不能知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 / 师不必贤于弟子
C.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D.因出以示余 /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4】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
① 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
② 僻事以为奥
③ 奇字以为古
④ 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 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
⑥ 吾以待之后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
(2)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
【7】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天,高三(3)班上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观看《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并积累颁奖词如下:
张定宇: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万佐成、熊庚香: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
随后,班主任总结道,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请你以“平凡与伟大”为主题参与讨论,并拟写一份发言稿,落款人为小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