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作出的贡献。地球上能为人类提供主要粮食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两地温度条件差别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间 | 12 | 22 |
A.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甲地甜瓜夜间糖分消耗较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也强,比甲地积累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几乎不能积累糖分
D.比起乙地的甜瓜,甲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更多
3、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小鱼→大鱼
B.阳光→草→兔
C.草→牛→细菌
D.蝉→螳螂→黄雀
4、下列对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状态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保持恒定不变
C.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
D.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现象的一项是( )
A.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破夜空
B.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全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并进行分析
6、11月3日是“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日”,有关理解错误的是( )
A.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D.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如图为白南瓜,白南瓜的表皮呈灰白色,它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出现,同时白南瓜种子有一个非常好的杀死寄生虫幼虫的作用。白南瓜花的雌蕊里发育成图中所示结构1和结构2的分别是( )
A.子房 子房壁
B.受精卵 子房壁
C.胚珠 子房壁
D.受精卵 子房
8、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浮游植物多,产氧量大
B.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海产品
C.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D.可大量捕捉海洋生物提取新药物
9、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外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B.龙眼肉以营养组织为主
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马铃薯的块茎由机械组织构成
10、下列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B.制作步骤可以概括为:擦→ 滴→撕→展→盖→染
C.染色时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
D.盖盖玻片时要迅速垂直盖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11、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都需要在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
B.过程①中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C.过程②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体积较小,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1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根吸收来的
B.植物吸收的水分是通过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全身各处
C.果树开花结果时增加施肥量,为其提供无机盐
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铁的无机盐
13、月季和长颈鹿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5、乐乐将公园中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金鱼、水草分为一类;桃树、蜗牛、狗尾草分为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形态结构
B.生活环境
C.用途
D.个人喜好
16、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A.细胞质
B.染色体
C.细胞膜
D.细胞壁
17、请认真观察下列和果实形成有关的概念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子房壁
B.③是珠被
C.④是胚
D.⑥是种子
18、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够消化淀粉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9、(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A.细胞
B.细胞核
C.器官
D.细胞质
20、将番茄果实的果皮、果肉和其内的“筋络”制成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果皮位于最外面,属于上皮组织
B.番茄果肉水分多,有叶绿体,如A图
C.“筋络”如图C,具输导作用
D.制作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2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最主要的器官是____________,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
2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_____. 人类学家将是否_____作为人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23、每个同学生命的起点都是________,孕育生命的摇篮都是在_______,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主要通过________。
24、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______被称为“鸽子树”。
25、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___ _____作用,②代表的是____ ____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③代表的是______ ___,④代表的是____ _____。
(3)图中_____________能将生物遗体分解成 、 和 。
(4)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通过根部还可以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__ ____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生物的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26、将显微镜各部位的名称填入图中的括号内
A反光镜组 B遮光器 C通光孔 D物镜 E转换器
F镜筒 G目镜 H准焦螺旋 I细准焦螺旋 J载物台
2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__。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5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青春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
29、血小板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0、认真观察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
(1)你能否将上述动物按进化顺序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正确排序: 。
(2)E类群的体腔中特有结构是 ,其生殖发育方式是 。
(3)B类群是一类特殊动物类群,其发育特点是 ,通过 进行气体交换。
(4)上述几种动物类群都属于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体内都有 。
(5)D类能够飞行,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身体形态特征:身体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呼吸方式为 。
31、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非生物因素对应连接
32、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33、下图的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该显微镜配备的最长和最短的镜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甲中的[ ]______,避免镜头或玻片受损。
(2)在目镜不变的前提下,要想让视野中的细胞更大,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
(3)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图甲中的[ ]______。
(4)换高倍物镜后,要使视野中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 ]______。
34、某市的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0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4)森林公园里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这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