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教室的门窗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这些木材中的物质最终来源与什么无关( )
A.细胞中的叶绿体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大气中的氧
2、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细胞核 ②染色体 ③DNA ④细胞.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3、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肾
C.脑
D.肺
4、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有光和无光
B.0℃和25℃
C.有水和无水
D.温度和湿度
5、番茄美味可口,易于保存运输,这与如图各结构有关。下列对于图中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
B.②为上皮组织,能保护果实
C.③中的细胞液泡大,储存糖分等营养物质
D.④为分生组织,能生长发育成新的番茄植株
6、农民播种前,往往要进行松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
7、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固定作用
8、如图是观察菠菜叶表皮时的两个视野,若要把视野甲变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上移动装片;②向下移动装片;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④转动转换器,换成低倍镜;⑤转动粗准焦螺旋;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9、植物与动物一样存在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与产物是( )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二氧化碳 ④水 ⑤能量 ⑥淀粉
A.场所:①、产物:④⑤⑥
B.场所:②、产物:③④⑤
C.场所:②、产物:④⑤⑥
D.场所:①、产物:③④⑤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吃甘蔗时,先把甘蔗“皮”削去,削去的“皮”属于上皮组织
B.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C.“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韭菜割了又长,是因为其茎中有分生组织
11、以下图片中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 受到碰触后合拢叶片的含羞草
B. 萌发的蚕豆种子
C. 破壳而出的幼鳄
D. 由小长大的蘑菇
12、下列关于一株大豆和一条鲫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其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其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大豆比鲫鱼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13、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B.植物体中叶片的任何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D.光能转变成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4、小明患有贫血症,小红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对他们治疗时,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全血
B.白细胞、血小板
C.红细胞、血浆
D.红细胞、血小板
15、将番茄果实的果皮、果肉和其内的“筋络”制成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果皮位于最外面,属于上皮组织
B.番茄果肉水分多,有叶绿体,如A图
C.“筋络”如图C,具输导作用
D.制作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16、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大小明显不同,选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空气
17、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的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扩散作用
18、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长度有5-6米
B.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19、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生成人体的其它种类细胞,医学界称其为“万能细胞”。如骨髓干细胞经诱导可培养出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的胰岛细胞,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增殖
20、将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已冷却)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密封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瓶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煮熟的种子也可以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
B.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使蜡烛熄灭
D.此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量
21、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22、有“地球之肺”之 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
23、当血液流经皮肤的_______时,血液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物质通过汗腺的分泌形成_______。汗液通过汗腺细长的管道排出体外。
24、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 温度 | 试剂 | 实验现象 |
1号 | 淀粉糊+唾液 | 0℃ | 碘液 |
|
2号 | 淀粉糊+唾液 | 73℃ |
| |
3号 | 淀粉糊+唾液 | 37℃ |
| |
4号 | 淀粉糊+清水 | 37℃ |
|
(1)、请在表内第五列中填写实验现象(填字母):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是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 将淀粉分解成了 。
(3)、4号试管是 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25、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 。
26、人体内的血管分为 、 和 3种。
27、如果一个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那么,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到的物象与实物相比,被放大了____________倍;而且,我们所观察到的物象是一个倒像。
28、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避免。
29、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数量随着细胞的生长逐渐________;而其体积逐渐________
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30、你和你的同齡人正在进入一个发育的关键时期――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 ,男孩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 。
31、将下列结构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32、心脏的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 )
33、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绝大部分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肾脏组织制成切片,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图中B为______。
(2)从正常人的肾单位中抽取样液进行检测,测得样液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样液所含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葡萄糖 | 无机盐 | 尿素 |
含量(g/100mL) | 95 | 0 | 0.1 | 0.8 | 0.03 |
据此表推测,样液最可能取自图中的[C]______。当该液体流经A时,由于A具有______作用,其中的______又全部进入血液。
(3)尿液在肾脏中形成,经输尿管输送至______里暂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排出体外。
(4)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______。(填字母)
a.有尿意及时排尿 b.口渴时才喝水 c.每天摄入足量水 d.用饮料代替水
34、彤彤是一位乐于探究且喜爱绘画的同学,她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画了以下示意图,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图,图一是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的一部分,图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图三是血液循环的示意图。
(1)“亲子鉴定”需要提取血液中的DNA,DNA最可能来自图一中的[ ]______。
(2)图二中的丙血管具有哪些特点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图甲实验,观察前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______。待小鱼安定后,用______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
(4)图三中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血液从④射出,经⑦、⑧、①的循环途径叫______。
(5)图三中①与③之间有______防止血液倒流。
(6)某球员训练时手臂受伤发炎,经臀部肌肉注射的青霉素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到达炎症部位经过心脏______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