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种子吸收水分 ②胚根发育 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 ④胚轴伸长,胚芽发育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2、叶芽结构中,芽轴能发育成植物体的( )
A.叶
B.新芽
C.茎
D.侧芽
3、将岭南的荔枝运输到青岛出售,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荔枝保持鲜美( )
A.真空
B.晒干
C.糖渍
D.低温
4、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分布在人体内所有的器官。下列与血管有关生活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抽血时用橡皮筋捆绑上臂,远心端血管鼓起
B.手背上鼓起的“青筋”是动脉血管
C.测血压的部位是上臂的肱动脉
D.中医上切的“脉”是腕部的桡动脉
5、幽门螺旋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是多细胞生物
C.自己制造有机物
D.靠分裂进行生殖
6、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质
B.染色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7、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依赖生物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8、以下结构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胃
9、中医药材很多来自动物制品,下列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蛭——蛭素
B.乌贼——珍珠粉
C.蝉——蟾酥
D.蜗牛——石决明
10、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
A.鸡腿汉堡、炸薯条、水果沙拉、可乐
B.煎鸡蛋、牛排、水果沙拉、牛奶
C.番茄蛋汤、炒青菜、炸薯条、米饭
D.炖排骨、红烧带鱼、炒菠菜、米饭
11、长期观察某一植物,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该植物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2、下列关于叶片形态结构的叙述中,与光合作用不相关的是( )
A.叶片形状多为阔而扁平
B.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叶肉栅栏组织细胞接受阳光多,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D.叶脉里具有输导组织
13、如图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Ⅱ层含有物种A化石,I层含有物种B化石,据图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在Ⅱ层中不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B.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C.物种A比物种B体型大
D.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14、英国科学家珍妮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这种研究方法分别是( )
A.繁殖行为、实验法
B.防御行为、观察法
C.社会行为、观察法
D.社会行为、实验法
15、翱翔在大海上的海鸥,原本以捕食鱼类为生,但随着人类对海鸥的喂食,部分海鸥开始主动抢夺人类的食物,下列有关海鸥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鸥捕食鱼类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海鸥抢夺食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C.海鸥的“抢食”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
D.海鸥的“抢食”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
16、下列各项与一粒种子萌发长成一棵幼苗直至发育到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无关的是:( )
A.细胞的生长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分化
D.形成系统
17、如图为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①④③
B.视野由④到①,需要转动d
C.视野由①到③,需转动e
D.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1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飞蛾扑火;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③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9、各种动物都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下列四种环境,更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 )
A.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B.土质湿润疏松的农田
C.缓流、清澈的小溪中
D.潮湿、疏松的沙土中
20、一般具有两对翅,三对足的动物属于(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21、下图为动物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属__________________反射.
(2)反复经过B后,图中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叫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表示一段时间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狗对铃声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__________________.
(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参与下形成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__.
22、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为________后,才能被消化管壁上皮细胞吸收。食物入口,首先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唾液中有一种________可促使淀粉分解为________。在口中咀嚼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部分淀粉分解为________的结果。
2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
24、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两种,分别是______染色体和___染色体组成的,而女性卵细胞的性染色体只有___染色体一种。
25、基因通过指导____________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26、寄生是指从_______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称为_____,只能营这两种营养方式的生物类群是____。
27、如图1为人的眼睛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山峦,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在[__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8]传导到_________.
(2)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年来,近视逐渐低龄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人们对学生用眼的高度重视.如图2中的三只眼睛看一个小球的折射图,其中是近视眼的是_________,其矫正方法是佩戴_________镜.
(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3]_________的曲度会变大,为预防近视我们要卫生用眼.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区,此部位靠下部分细胞较___________,越往上越___________,因为这些细胞来自___________区。
29、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
30、从桦尺蛾体色的变化,不难看出,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1、请将下列器官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32、皮肤不是排出代谢废物的器官。____
33、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3月开始,一群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在成年雌性“族长”的带领下,持续北迁。它们一路上集体活动,觅食、嬉戏、甚至连睡觉都很有秩序。成年象总是把幼象们围在中间,当警卫象觉察到危险,它会发出吼叫声,象群中其他个体会向声音发出的地方靠拢并把幼象保护在身下……至2021年8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用无人机跟踪监测到该象群成功返回到栖息地。此次象群绕行1300公里左右,最终顺利返回传统栖息地。象群的平安回归,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育方面的能力和决心。“象”往之路,是人们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深度探索之路。
(1)用无人机跟踪监测象群行为的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_法。
(2)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幼象在出生前依靠___________从母体获取营养。这种生殖及抚育后代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后代的___________。
(3)亚洲象迁移过程中表现出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说明亚洲象具有社会行为。
(4)亚洲象没有汗腺,褶皱中储存的水分缓慢蒸发过程中不断带走热量,有利于其维持体温的___________。
(5)幼象在迁移过程中能够学会一些生存技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行为。
(6)根据资料请对象群迁移的原因作出合理的猜测: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34、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农民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______过程(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