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枯木逢春”描绘的是植物重新获得生机,开枝散叶。植物长出枝条是由哪一结构发育而成的( )
A.种子
B.芽
C.叶
D.花
2、某科技兴趣小组想了解本校校园内鸟的种类和数量的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分析法
D.调查法
3、凹耳蛙是我国特有物种,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耳部凹陷形成外耳道是其独特的特征。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与蛇一样有冬眠行为
B.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蝌蚪→幼蛙→成蛙
C.凹耳蛙能水陆两栖生活,完全用肺呼吸
D.凹耳蛙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试管婴儿”的诞生
B.名贵花卉的组织培养
C.扦插繁殖葡萄
D.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6、如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动物细胞有,而植物细胞没有
B.所有动物细胞都有结构①
C.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③中
D.结构④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7、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下图为两种被子植物种子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②中
B.甲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C.乙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⑤
D.③④⑤共同构成新植物的幼体甲乙
9、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A.土壤
B.阳光
C.温度
D.水
10、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小明给蚯蚓身体涂了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后蚯蚓就死亡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涂凡士林后,蚯蚓的生活缺少水分
B.涂凡士林后,蚯蚓不能正常呼吸了
C.涂凡土林后,蚯蚓在洞穴中不能摄取食物了
D.涂凡士林后,蚯蚓的运动阻力大大增加了
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需要闪电提供能量
B.现在地球不可能产生原始生命
C.原始地球的大气中不含有氧气
D.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1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
A.甲
B.乙
C.均明显减弱
D.不确定
1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像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14、下列环境中最容易长出霉菌的是( )
A.干净的衣物
B.吃剩的饭菜
C.滚烫的开水
D.密封的罐头
15、在适宜的温度下,下列四个锥形瓶中能够产生大量酒精的是( )
瓶号 | A | B | C | D |
加入物质 | 酵母粉、 葡萄糖、水 | 酵母粉、葡萄糖 | 酵母粉、水 | 酵母粉、葡萄糖、水 |
瓶口处理 | 密封 | 密封 | 密封 | 不密封 |
A.A
B.B
C.C
D.D
16、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时,当我们转换高倍物镜的时候,显微镜的视野会( )
A.变暗
B.变亮
C.变大
D.不变
17、“洛阳牡丹甲天下”,我们培育出了“粉二乔”、“绣球”等各色品种,牡丹有各色新品种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温度改变的结果
D.温度差异的结果
18、下列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杂草
B.稻飞虱
C.细菌
D.土壤
19、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以下对绿色植物的认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20、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凹面镜或较大的光圈
B.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
D.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21、蜣螂(屎壳郎)以牛的粪便为食,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一为绿眼虫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肌肉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2)绿眼虫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其中肌肉细胞也具有的是 。
(3)由图二肌肉细胞构成的组织是 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主要是由[ ] 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3、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 和 的无机盐.
24、如图为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 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分泌的 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成微滴促进消化.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图中[ ] 开始的,在[ ] 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3)“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尽量在[ ] 中进行充分地咀嚼和搅拌,减轻肠胃的负担.
(4)[5]分泌的消化液能把淀粉初步消化成 ,它还需要被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
(5)某人患了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切除的器官是[ ] .
(6)老年人发生便秘,主要是因为粪便在[ ] 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在此处被过度吸收引起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25、真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6、下面是关于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请根据你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回答:
(1)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入清水中冲洗,向洗液中滴碘液,洗液变蓝。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
(3)将细长的马铃薯小块放在酒精灯上燃烧,马铃薯变黑,后变成灰白色的灰。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27、如果一个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那么,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到的物象与实物相比,被放大了____________倍;而且,我们所观察到的物象是一个倒像。
28、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___。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____。
2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____,呈__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有_______
30、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蛤蜊产生珍珠的结构是_____。
31、请将下列结构和它相对应的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32、蛋白质、脂肪都可先在胃内初步消化。_____
33、小明对遗传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他选择了有耳垂、无耳垂这对相对性状,对家庭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成员 | 祖父 | 祖母 | 外祖父 | 外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叔叔 | 舅舅 | 小明 |
性状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无耳垂 | ? | 有耳垂 |
(1)根据表中各成员的性状表现,请你推测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
(2)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那么,表中各成员表现为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3)小明的外祖父、外祖母均有耳垂,小明的母亲却无耳垂,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4)由于小明没有见过远在国外的舅舅,请你推测国外的舅舅有耳垂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填百分数)。
34、2020年初,数十年一遇的沙漠蝗灾在非洲爆发,并向南亚蔓延,影响了约20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沙漠蝗虫聚集成团危害作物,每天可迁飞150千米,给防治带来严重困难。如图表示蝗虫所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___,各种动物属于_____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含蝗虫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条。图中蝗虫与鸟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与利用杀虫剂治理蝗虫相比,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用鸭子灭蝗的优势是________(写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