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匮乏,只能发展火电 B.地形崎岖,旅游资源匮乏
C.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有石漠化现象 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2、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划分的依据是
A. 各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 B. 各区的地形不同
C. 各区的降水不同 D. 各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
3、下列语句中,描写西北内陆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4、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B.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5、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是( )
A.天然气、石油
B.煤、铁
C.金、银、铜、锡
D.石油、锡
6、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作灌溉水源 B. 面积广大,土层深厚肥沃
C. 湖泊星罗棋布,用水便利 D.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7、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某企业家想建一家豆浆加工厂,从靠近原料产地的角度考虑,最好把该工厂建在(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渭河平原
8、下列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图示是( )
A.
B.
C.
D.
9、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10、下列关于香港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珠海
B.香港旅游业比较发达
C.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方式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
D.香港有天然良港﹣﹣维多利亚港
11、有关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主要矿产有煤炭、石油等 D.居民的主食是小米
12、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的周长约为( )
A. 6371千米 B. 40000千米 C. 8860千米. D. 7000千米。
13、白山黑水是说明( )
A.多雪,水是黑的
B.指长白山,黑龙江
C.土壤肥沃
D.森林破坏严重
14、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组织活动经济支柱
B.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C.转口贸易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15、下图示意江南水乡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景观最可能位于( )
A.浙江 B.北京 C.甘肃 D.青海
16、关于极地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 B.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是企鹅
C.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寒冷 D.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时间一致
17、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下列更为科学精确的是( )
A.有指向标的地图
B.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
C.经纬网地图
D.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8、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狭人稠
B.多火山、地震
C.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
D.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
19、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南部沿海地区
20、澳门的经济支柱有四个,其中不属于该地区经济支柱的是( )
A. 出口加工业 B. 金融业 C. 建筑地产业 D. 电子制造业
2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A___,B___。海峡C___;省区D___。
22、________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___。
23、澳门长期以来是一个消费性城市,以________ 业和________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2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
25、正在建设的神府---鄂尔多斯煤田,位于 的交界处。
26、目前,已有_______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__________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分别在乔治王岛和南极大陆上建立了________站和_________站。
27、区天然________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________、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________区。由于夏季气温高,________强,昼夜温差大,使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28、20世纪初,五邑华侨华人在家乡建设的民居——________,已于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9、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沙漠,________ 是新疆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
30、北京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________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_____海峡,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
(2)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台湾岛东部地形主要是_____,其最高峰为_____。台湾岛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受_____和_____因素的影响。
(3)两岛共同的气候类型是_____,台湾岛因大量盛产甘蔗,被誉为“_____”。
(4)两岛风光优美,夏秋季节影响两地旅游业发展的共同气象灾害是_____。台湾地处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5)台湾工业比较发达,但由于岛内资源不足和市场狭小,发展了“_____”型经济,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比较左图中A、D二地区:A是______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D是______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2)C、D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D地油菜花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D地位于我国的第______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图中②______一线(重要的地理界线)
(3)右图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两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是______。但是,开发西部要把______放在首要位置。
(4)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唯一跨四大区域的是______省。
33、读东、西半球图8,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点位于____洋。面积最小的洲是_____。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
(3)C、D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B和A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4)各大洲,热带面积分布广是___________。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C和D两大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
35、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解决民生我国建设了众多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与上海相比较塔里木盆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和 资源,为了将该资源运往上海采取的运输方式是 。
(2)从中宁到靖边该工程穿行在 高原上;从武威—中宁—靖边—郑州该工程在甲处发生明显弯曲,为什么不从武威到郑州沿直线修建,节约建设成本 。
(3)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对上海有哪些好处?
(4)该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为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应该采取哪些积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