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C.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见血封喉
B.电脑病毒
C.珊瑚虫
D.大肠杆菌
3、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A.合理密植
B.延长光照时间
C.增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4、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可靠的基石。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器官是睾丸,只能产生精子
B.B细胞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
C.B细胞移动到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D.B细胞8周左右发育成胚胎
5、学校科技节开展制作生态瓶活动。从理论上分析,生态瓶中的生物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
A.
B.
C.
D.
6、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7、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鸡蛋的钝端有一个小空腔,它叫做气室.其主要作用是( )
A.减轻鸡蛋的重量
B.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
C.有利于维持鸡蛋的平衡
D.能缓解卵黄的震荡
8、一只母鸡给一窝小狗崽无微不至的关爱,俨然一位称职的“狗妈妈”,关于这只母鸡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
A.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B.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C.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D.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10、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
A.木耳
B.酵母菌
C.青霉菌
D.曲霉
11、水分进入植物体出后的运输途径是
A.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B.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C.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D.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12、下图是豌豆花和果实结构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受精卵,将来发育成⑤种子
B.②为子房壁,将来发育成⑥果皮
C.③与种子的形成无关
D.豌豆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④
13、下列关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都能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
B.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C.染色体在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D.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4、下列关于细菌和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15、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液,静置一段时间会观察到明显的分层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层都含有血浆和血细胞
B.①层中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清
C.②层中白色的部分仅有白细胞
D.③层中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
16、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相关评价不合理的是(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2mL唾液 | 清水 | 2mL唾液 | |
温度处理 | 37℃温水 | 37℃温水 | 100℃沸水 |
检测和观察 | 5~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 ||
预期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部分变蓝 |
预期结论 | ﹣﹣﹣﹣﹣﹣﹣ |
A.②号试管应加入2mL清水
B.①②号试管加入唾液和清水后充分搅拌
C.③号试管应放在37℃温水中
D.预期结论是唾液使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17、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是右心房,其中流的是静脉血
B.②的壁比④的壁厚
C.③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③中
18、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晾晒,否则堆放久了会发芽,由此可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适宜的温度
19、下列对保护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移入动物园
C.加强法制教育
D.送入濒危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20、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D两个显性基因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生殖细胞内
B.该个体既能表现A控制的性状,又能表现D控制的性状
C.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亲,2号一定来自母亲
D.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一定产生4种生殖细胞
21、
(1)B组实验中,种子未能萌发的原因是 。
(2)对照A、C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对照A、E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两个装置中,都有1~2粒种子未能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A、D两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5)霏霏做的五组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D、E两组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
答: ,原因是 。
(6)东东向霏霏建议:用1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进行实验即可。但是
霏霏并没有采纳东东的建议,原因是 。
22、男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大小_______,一条叫______染色体,另一条叫____染色体。
23、某成人的膳食情况是身体摄入的总能量小于身体消耗的总能量,则他的身会____。若蔬菜和水果都喷洒过农药,我们在使用前首先应_________。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必须_________。
24、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 的种子
(3)该实验严重不足之处是每组 ,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种子萌发除必需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要满足 的条件.
26、探究蚂蚁的通讯这个实验中,我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根据这个问题作出___________,再制订_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_,最后分析结果,得出___________。
27、下图为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6]中的液体应是 ,是经过肾的 作用形成的。
(2)某人做尿检发现其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其病变部位是[ ]____ ______。
(3)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有1.5升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又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_______ _____等成分重吸收回血液所造成的。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活动的中枢位于 。
28、人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9、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的角膜、瞳孔 、___、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在______上形成_____缩小的物像。
30、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_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当前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保护.
31、将种子的结构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3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_____)
33、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238种,高等陆生脊椎动物23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和麋鹿。图一表示保护区内部分物质循环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水藻、虾、鱼和白鹭的能量关系。请分析作答:
(1)图一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③过程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完成的。
(2)图二中的丙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
(3)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但细胞中有_____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麋鹿俗称“四不像”,野生的麋鹿群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___________行为的特征。
34、请根据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
(1)鸟的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2)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___________________;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