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无锡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动物结构中,与“金蝉脱壳”中的“壳”功能相同,都能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的是(       

    A.蜥蜴的细鳞

    B.家鸽的羽毛

    C.海马体内的脊柱

    D.水螅的消化腔

  • 2、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水螅

    B.海带

    C.麻雀

    D.绿眼虫

  •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紫菜蛋花汤”中的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九死还魂草”之称的卷柏靠种子繁殖后代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的植物为被子植物

    D.“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4、蚯蚓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

    B.体壁湿润,可进行呼吸

    C.肌肉和足配合完成运动

    D.在土壤中活动,可疏松土壤

  • 5、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下图表示马蛔虫的几种细胞,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体细胞,含有两条染色体

    B.①是生殖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①②为生殖细胞,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

    D.一条染色体上只能包含一个基因

  • 6、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所示处理,然后再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

    B.加入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C.数小时后,乙装置的液面比甲低

    D.实验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7、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植物(  )

    A.珙桐

    B.桫椤

    C.水杉

    D.银杉

  • 8、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A.仙人草

    B.铁线蕨

    C.葫芦藓

    D.天竺葵

  • 9、进行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蚯蚓——湿润体壁   ②蝗虫——气管   ③青蛙——鳃和皮肤   ④鲤鱼——肺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 10、海南新鲜柚子每100克富含维生素C高达123毫克。海上船员经常食用新鲜柚子可以预防(  )

    A.糖尿病

    B.夜盲症

    C.坏血病

    D.骨质疏松症

  • 11、下列能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正确表达人体结构层次的组合是(       

    ①血液;②神经细胞;③肝脏;④人体;⑤泌尿系统

    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④②⑤

    C.②③①⑤④

    D.①②③④⑤

  • 1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图四位同学有关青春期及卫生保健的看法,你不赞同的是(       

       

    A.A

    B.B

    C.C

    D.D

  • 13、“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繁殖现象

    D.生长现象

  • 14、环境学者吴向荣,用十五年时间植树给沙漠“锁边”,让二十公里长的沙漠边缘成为了绿洲,减缓了沙漠化进程。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可以适应生物圈中各种环境

    D.根系深入土壤,保持了水土

  • 15、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历经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光照

    B.植株生长过程中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枝条上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D.茎能逐年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 16、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B.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C.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 17、绦虫、华枝睾吸虫等寄生虫的某器官特别发达,该器官是(       

    A.感觉器官

    B.运动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

  • 18、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步骤:配制营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B.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就可以直接接种

    C.琼脂是制作培养基的常用材料之一

    D.培养在恒温的培养箱中或温暖的地方进行

  •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蝉和黄雀都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用喙取食

    B.脊椎动物

    C.卵生生殖

    D.体温恒定

  • 20、在脊椎动物中,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的是(  )

    A.鱼类和两栖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鱼类

    D.鸟类和爬行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如图A是鸟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B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对比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a、b、c、d各图反映了鸟类适应飞行的一些特征。其中,图a展示了鸟的外形呈流线型,可以______;图b展示了鸟类的[   ]______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图c是鸟的骨骼示意图,其骨骼的特征是______;图d中[   ]______可以辅助呼吸,呼气时其内富含氧气的空气又返回肺内,从而提高了______

    (2)图B中,图______(填“甲”或“乙”)表示狼的牙齿,其中[   ]______尖锐锋利,这与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另两种牙齿为:[   ]______、[   ]______

  • 22、生活中我们常需要了解一些生理常识,如:

    (1)输血是对失血过多患者的急救措施,为保证患者生命,在临床上输血的原则是________。此外,血液中有一种特殊蛋白质----激素,医学上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调节糖的代谢和利用。

    (2)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造成__________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且不能复原。这样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_方,从而导致近视。应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_加以矫正。

  • 23、动物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叫做_______

     

  • 24、骨骼肌是由中间较粗的______和两端较细的______组成。一块骨骼肌的两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 25、外界空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一个人的肺的吸气于呼气能力可以用测定

      来衡量。

     

  • 26、蚕吐丝是在它一生发育的_____阶段。

  • 27、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胸腺、淋巴结、脾脏)和___________(淋巴细胞)组成。___________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

  • 28、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紧急通告,“封杀”两种从美国进口的花生酱。原因是这两种花生酱受到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这种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特征是: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________

  • 29、所谓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的营养.

  • 30、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微生物与其相关的用途连线。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观察以下五种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与B、C、D、E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组成,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它属于__________病毒。

    (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的细胞内没有______,因此属于_______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3)图C可以使橘子长毛发霉,且会产生一类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该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4)以上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漏填不得分)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_______,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 34、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1)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

    (2)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