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B.动物细胞分裂时,先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D.①使细胞数目增加,②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都是多细胞的且具有相同的结构
B.凡是看不见的生物体都是单细胞的
C.单细胞生物也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来维持生活
D.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都生活在水中
3、如图是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B.
C.
D.
4、面包等食物中的能量形式属于( )
A.热能
B.电能
C.糖类
D.化学能
5、马铃薯块茎贮存不当会降低其食用价值。研究者要研发一套监控系统,以实时控制马铃薯贮藏条件。该系统需监控的环境条件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低温抑制块茎发芽
B.湿度——过大易引起微生物滋生
C.二氧化碳——高浓度促进呼吸作用
D.氧气——低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6、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
B.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
D.幼叶变绿后依靠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7、图中甲、乙分别为光学显微下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叶内表皮细胞图像。甲、乙两图中的结构名称都相同的是( )
A.①﹣⑤,②﹣⑥
B.②﹣⑦,③﹣④
C.②﹣④,③﹣⑤
D.①﹣⑤,③﹣④
8、某市通过日常防疫摸排发现,一学生家长去过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为避免疫情蔓延,立即对该家庭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请问在上述过程中用到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探究法
D.查阅文献法
9、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发达,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10、依据图①③所表示的生物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①②③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
B.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生物个体
11、含羞草展开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下垂,这是(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发育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对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主体
B.人均森林面积大
C.草场退化、沙化
D.乱砍滥伐
1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青蛙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4、将变形虫分割为两部分,有核部分能正常生长,无核部分几天后死亡;如果向无核部分植入新的细胞核,新组合的变形虫恢复正常生长。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A.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B.变形虫的生命力强
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
D.变形虫即使没有细胞核,也可以生活几天
15、有关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拉马克——创立了生物命名法
B.林奈——发现了血液循环
C.哈维——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D.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6、下图所示的分别是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叶
B.③将来发育成侧芽,侧芽有可能是混合芽
C.植物的芽内都有分生组织,使芽能够生长、发育
D.木本植物茎能不断长粗是由于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的缘故
17、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下列关于该生态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适合长期置于阴暗处
B.动物的数量越多,生态瓶越稳定
C.细沙中的分解者是该生态瓶的主要成分
D.该生态瓶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8、栗原产于中国,人们喜爱的糖炒栗子属于( )
A.果实
B.果皮
C.子房
D.种子
19、风雨过后,田野中的小麦倒伏了一大片,这是小麦缺(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锌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20、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叶,与此现象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的肥沃程度
2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和 流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22、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 、 地施肥。农家肥具有 、 、 、 、 等优点。
23、营养不良和___________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__________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24、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将绿色植物和老鼠同放在一钟罩内,结果两种生物都能生存下来。这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老鼠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老鼠呼吸所需要的_______
25、叶芽包括生长点、叶原基、__、芽原基和__五部分,叶芽将来发育成__.
26、如图是叶芽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②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③______。
27、自然界中动物能帮助植物______和______,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并扩大分布范围。
28、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图,看图填空.
(1)图中①表示的是 ,③表示的是 .
(2)图 表示吸气,此时胸廓的容积 .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
29、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是________。
30、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不搅拌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0℃ | 100℃ | ||
加入碘液 |
|
|
|
|
|
(1)选用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是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4)如实验很成功,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 。该兴趣小组同学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结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31、人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太阳能。(______)
32、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而形成层属于输导组织。(____)
33、下图甲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图乙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越嚼越甜,因为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______,这属于______消化。
(2)图甲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种类和数量较多的______。
(3)中小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摄入一些肉、蛋、奶等富含______的食物,该类物质在消化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是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4)图乙中X、Y、Z三种物质分别是______,其中Z物质在小肠内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
34、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__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生活中能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生活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主要与②_____________有关。
(3)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被碘液染成棕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用序号作答),它不仅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而且与生物的_____________有关。
(4)切洋葱时散发的辛辣气味的物质存在于⑤_____________中的细胞液里。
(5)若图乙是黄瓜的果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内有大量的⑥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