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是释放墨汁
C.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2、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被抗生素抑杀
B.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进行出芽生殖
D.使用公筷属于控制传染源
3、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4、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镜反光
B.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C.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变多
D.若生物材料无色可适当染色
5、镰状红细胞贫血是因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这种变异( )
A.可以遗传
B.不可遗传
C.是有利的
D.由环境引起
6、当灾难发生时,搜救犬捕捉到空气中一些细微的人体气味后会产生扒地、摇尾巴等动作,引导训导员接近被救者,展开搜救。据此判断,搜救犬的这种行为( )
A.是生来就存在的
B.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C.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
D.属于防御行为
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雨露滋润禾苗壮”
8、“稻田养鸭”目的是实现稻鸭双丰收,鸭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杀虫禽”的作用,关于此食物链说法正确的是( )
A.此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稻→虫→鸭子
B.稻、虫、鸭子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虫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稻和鸭子的数量增加
D.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稻
9、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可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B.都能形成芽孢
C.无叶绿体,营寄生生活
D.对所寄生的生物造成危害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结构中能产生花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阳光→草→兔→狐
B.草→狐→兔
C.鹰→蛇→鼠→草
D.草→鼠→鹰
12、红豆杉、苏铁、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种子的果皮较薄
C.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13、某农民观察到自家农田中的玉米植株长得矮小,新叶淡绿,老叶黄色枯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施肥建议,他应施用( )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铁肥
14、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占据了广大的地区,导致耕地减少
B.森林是各种动物生活的理想居所,破坏了森林,就破坏了动物的家
C.我们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森林
D.森林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1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16、下列各项中,细胞能够吸水的是( )
A.被海水久泡的农作物
B.浸入水中萎蔫的空心菜
C.煮熟的土豆放清水中
D.新鲜的黄瓜放浓盐水中
17、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使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B.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
C.使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
D.绘制细胞结构图时添加色彩美化
18、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C.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19、如图为某人一个体细胞及其染色体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此人为女性
D.此人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是22+XX或22+XY
20、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21、雄蛙和雌蛙都会鸣叫,但是在求偶期间鸣叫的是 ,它的声音较大的理由是 .
22、B和D哪个壁厚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3、吸毒是从“ ”开始的,毒品具有 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24、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克) | 30 | 30 | 30 | ① |
水(毫升) | 50 | 50 | 50 | 50 |
温度上升(℃) | 3.3 | 2.1 | 4.5 | 1.9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实用 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
(5)实验中①应该为 克,因为 .
25、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有口_____肛门。常见动物有蛔虫、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26、______位于肾的外层,新鲜时呈红褐色;______位于肾皮质的内层,颜色较淡。
27、如图为鸡受精卵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鸡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通过孵化,图中[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发育成小鸡;图中③的作用主要是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___.
(2)如果一只母鸡孵了10枚蛋,其中一半是未受精的卵,这窝蛋最多可以孵出_________只小鸡.已知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为39对,则未受精的卵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
(3)基因在生物体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8、如图是人体上肢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1)图中表示肱二头肌的是[ ],这块骨骼肌的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
(2)A图表示 动作,此时肌肉[ ]收缩,牵引 绕着 活动,产生运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 状态.
29、列举你知道的一种不可再生资源________。
30、在生态系统中,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寄生性微生物是_______ ,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这些微生物属于生产者。
31、将动物类群及其特征连线配对。
A.扁形动物 ①体外一般被覆坚硬的贝壳
B.软体动物 ②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
C.鱼类 ③体表一般覆盖鳞片或甲
D.爬行类 ④大脑发达,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
E.哺乳类 ⑤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
32、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鸟的肺和气囊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33、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的桦尺蛾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做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
地区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
释放数 | 收回数 | 释放数 | 收回数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 393 | 185 | 406 | 19 |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________。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经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________。
34、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20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某中学的学生小明家也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发展特色农业喜获丰收。小明同学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为了探究获得丰收的原因,他深入大棚进行了研究。图一表示某一黄瓜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黄瓜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
(2)观察图一中,该植物一天的光合作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分别是_________(填A、B、C、D、E、F、G、H)。
(3)黄瓜植株在图一中B点的生理状态(只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大小关系)与图二中的_________点生理状态相同。
(4)已知图二中从C点对应的时刻开始有光,BC段CO2浓度增长趋势变缓的原因是_________。
(5)图二中D点、E点,黄瓜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分别用下面的图______表示。(以下四图,上方图形表示线粒体,下方图形表示叶绿体)
(6)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小明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5组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5组 | |
实验处理 | 温度(C)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结果 | 光合作用速率 | 11.1 | 15.1 | 22.1 | 23.7 | 20. 7 |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