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株绿皮茄子的花(rr),接受了一株紫皮茄子的花粉(RR),那么在绿皮茄子上结的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紫色: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rr
B.绿色;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Rr
C.半紫、半绿;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Rr
D.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绿色;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RR、Rr、rr
2、体检中心对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时,得到甲、乙两种成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判断甲、乙分别是( )
| 血浆(克/100毫升) | 原尿(克/100毫升) | 尿液(克/100毫升) |
甲 | 0.03 | 0.03 | 1.8 |
乙 | 0.1 | 0.1 | 0 |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无机盐,乙是尿素
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蛋白质,乙是尿素
3、今年9月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轻量级决赛中以7分06秒78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赢下杭州亚运会首金。人在尽力屈肘划船时,相关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情况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D.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4、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人的黑发和染成黄色的头发
C.兔的白毛与鸡的黑毛
D.人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5、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 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6、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写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现有的草原已很难再见到这种景象,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持续干旱
C.乱砍滥伐
D.退耕还草
7、缉毒犬经过专门训练可在各种场所对不同的行李进行搜索,查缉隐藏的毒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是犬被选择协助查毒的原因之一
B.缉毒犬查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C.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D.缉毒犬学会了缉毒的技能就会终生不忘
8、中国农业大学把自花传粉植物拟南芥的抗旱基因导入到玉米中,获得抗旱性强的新品种玉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花传粉植物产生的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B.拟南芥抗旱基因的载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C.抗旱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含有抗旱基因的新品种玉米属于转基因生物
9、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广泛分布在我们周围。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靠寄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复制新的病毒
B.荚膜是②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C.对③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够看到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液泡
D.④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10、甘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益气补牌、去痰止咳的功效,甘草可用多种方式繁殖,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根茎繁殖
B.分株繁殖
C.组织培养
D.种子繁殖
11、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病毒
B.变形虫
C.细菌
D.真菌
12、某患者每三天就要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依此可以判断该患者病变的器官是( )
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膀胱
13、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正确的是( )
A.香醋--青霉菌
B.酸奶--醋酸菌
C.酱油--乳酸菌
D.面包--酵母菌
14、刹开橘皮能看到丝络,橘皮和丝络分别属于( )
A.营养组织和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和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
D.上皮组织和输导组织
15、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叶球重量普遍增加。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6、一位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 )
A.滑液
B.关节头
C.韧带
D.关节囊
17、俗话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球分别指的是( )
A.巩膜、虹膜
B.角膜、虹膜
C.虹膜、瞳孔
D.巩膜、角膜
18、孝感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土壤板结,两者根的呼吸作用会受到影响
B.若施肥过多,两者会出现“烧苗”现象,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C.两者一生中由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两者种子结构中的胚乳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
19、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非常发达
B.都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都适于在水中呼吸
D.都适于在陆地呼吸
20、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做样本,喜温耐热的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这标志着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果蝇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了系统层次
D.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1、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做____________;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____________。
2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 。
2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_____;从进化角度看,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
(3)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在该食物链中,草消耗1000千焦的能量,猫头鹰最多可获得________千焦能量。
24、请用针挑开一个西红柿的表皮,在挑的过程中找出构成西红柿的不同组织。
(1)请填写下表表皮→____________,果肉→__________,丝络→_________。
(2)一个西红柿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并说明原因。
25、农民经常给田间的棉花等农作物松土,是为了让植物的根更好地进行_____作用.
2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________的影响,生物必须________才能生存下去。同时,生物也__________和______着环境。
(二)举例。
(1)荒漠中的骆驼,_______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______。
(2)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________。
(3)对寒冷的适应: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________的厚度可达60毫米。
(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______。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______,生物也在不断______,适应环境。
27、由于________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就叫遗传病。
28、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没有_________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方面的内涵: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
30、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沿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
31、
32、胎儿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____)
33、(4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 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 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34、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如图)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请如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仅由①_____和②_____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_____在活细胞中,从分类角度看病毒应属于 _____病毒。
(3)科研人员把一些病毒进行减毒或无毒等人工处理之后制成 _____,用注射或者口服等方法用以防治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