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与“悉如外人”的“悉”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咸来问讯
C.并怡然自乐
D.皆若空游无所依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觅(mì) 禁锢 惟妙惟肖(xiāo) 惊心动魂
B. 嶙峋(xún) 蹒跚 摩肩接踵(zhǒnɡ) 长途跋涉
C. 胆怯(què) 蒙昧 颔首低眉(hàn) 油光可见
D. 濒临(bīnɡ) 遏制 不辍劳作(chuò) 抑扬顿挫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
B.我军精锐一出,果然锐不可当,敌人望风而逃。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D.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灵岩村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假期的计划,他心里却是不动声色。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2】请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6、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杜牧在《赤壁》中逆向大胆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假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人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他”指的是(1)_______(填人名)。 ◆“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很喜欢孩子,他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他”指的是(2)_______(填人名)。 |
(忆历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3)_____________ A、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B、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4)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文章写到“我”四次流泪,请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因______而流泪,是____的泪。
②“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因_______而流泪,是__________的泪。
③“我的眼泪又来了”因______而流泪,是______的泪。
9、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很多人始终陪伴着我们,我们感恩,我们珍惜……。
请以《你,让我最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600字左右;(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