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以君之力 不以疾也
B. 惩山北之塞 丈夫之冠也
C.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霎时 酝酿 推推搡搡 络绎不绝
B. 寒噤 蠕动 酒气醺醺 熠熠烁烁
C. 黧黑 虔诚 瞬息万变 纷至踏来
D. 雾霭 霹雳 气喘吁吁 潺潺成溪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年岁节庆时所演的戏。
B.柳宗元是宋代文学家,号五柳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永州八记”是他被贬永州写的。
C.《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民歌体“信天游”形式写的,两行一节,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禁止孩子们聚集到没有安全防护的水域游玩,最大限度地避免溺水事件不再发生。
B.中小学生会闹出“藤上摘土豆”的笑话,主要是因为缺少接触农耕的机会造成的。
C.南平南词旋律婉转曼妙,唱腔舒缓典雅,是闽北人民熟悉和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
D.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深化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开放。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相应题目。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你认为下面哪幅图更符合本诗的意境,请结合颔联简述理由。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颈联和尾联,谈谈诗人表达的情感。
6、用古诗文填空。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烈士暮年,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5)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6)请以“动物”为专题,将你所学古诗文中写到动物的句子圆录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沉鳞竞跃、归雁入胡天、老骥伏枥
____________。
7、自然界中,昆虫也具有人类一样的智慧,你能列举一个出来吗?
8、我的两个梦
袁隆平
①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②新中国成立之前,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我对父母说,我要学农。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我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我的选择。
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安江农校地处偏远,临行前,学校的领导告诉我,那里很偏僻,“一盏孤灯照终身”,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当时我想,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想到,去了不久,就碰上困难时期。我想,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④一天,我看到一些农民从高山上兑了种子,担回来种,就问他们,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山上去换种呢?他们说,山上的种子质量好一些,产得多些。他们还说了一句“施肥不如勤换种”。我深受启发:农业增产的途径很多,但其中良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⑤从此,我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酸,也有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⑥禾下乘凉梦,我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其实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
⑦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我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颗粒饱满。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选到了优良品种,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⑧第二年春天,我把种子播下,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稻田里,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我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研究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最终得出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时,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随后,我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⑨于是,我又走上曲折的寻找之旅。
⑩1973年,我们协作组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攻克“三系”配套难关,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1995年,第二代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研制成功。2011年,我们又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利用,这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已初步研究成功。现在,我们甚至开始了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的研制。
⑪我的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⑫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我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这两大梦想。
【1】文中记述了哪几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2】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
【3】袁隆平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为了深情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请你用第二人称写一段文字来称颂他。
9、写作表达。
(1)“生活中,寻常小事也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请以这句话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以成为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作。2.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