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清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水浒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入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B. 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C. 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D. 卢俊义被骗到梁山,管家李固平时就与卢俊义妻子贾氏有勾搭,见此机会就与贾氏作了夫妻,霸占了卢俊义的家财,将燕青逐出家门。

  • 2、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落(yǔn)   捕(dài)   怯(nuò)   跚(pán)

    B. 笑(shàn) 变(tuì)   心(xián) 抽(yè)

    C. (jù) 蹂(lìnɡ) 星宿(xiù)   笑(línɡ)

    D. 口(ài) 惑(ɡǔ) 铐(liào) 庵(ɡuàn)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先生荣膺国际安徒生奖的荣誉,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非凡。

    B. 广大群众对近日出现的幼托机构虐童事件极为愤慨,幼教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C. 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D. 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细读古诗文,我们总能感悟古人的悠悠心脉。山川胜景,美如画卷,面对秀美奇丽的富春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下“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窥谷忘反”的名句。《野望》中王绩遥望山野,用“东皋薄暮望,________”表达他百无聊赖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感叹光阴易逝,抒发惜春伤时之情。面对战乱时局,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抒发忧国思家的绵绵愁绪。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箴言向统治阶级发出居安思危的警示。李贺面对诡谲战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卫国誓言,感人肺腑。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然后作答。

    (1)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小说的主人公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尔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办厂,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

    ④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⑤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

    ⑥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⑦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因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⑧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他心中一,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⑨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

    ⑩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

    (选自2019年5月《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③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实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第④段开头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2】小说第④至⑥详细记叙了父子俩钓鱼的经过,请说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心中一,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4】“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写了“蛤蟆鱼的灯”、“灯塔的灯”、“父亲像一盏明灯”,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不同含义。

    【5】联系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将文题“__________的乐趣”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2)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