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漯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 离不开机会, 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推动     无论     固然     

    B.触动     即使     所以     因为

    C.推动     即使     所以     因为

    D.触动     无论     固然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躇(chóu)   刻(juān)   发(bān)   滋暗长(qiǎn)

    B. (gǎn) (càn) 责(jié) 藏污纳(gòu)

    C. 步(duó) 然(qiāo)   (hè) 惟妙惟(xiào)

    D. 临(bīn) (xiāo) 维(xiān) 绎不绝(luò)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 又是一个周末,贫病交加的王奶奶迎来了“春苗”社的义工们为王奶奶送来了温暖。

    C. 中国人现在的“朗读”方法,和数千年来流传到今天的读书方法是有区别的。

    D. “优秀,源自于一种习惯”,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你真正优秀起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关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当年”两句,抒写词人昔日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 “尘暗”一句,用苏秦故事诉说自己未能施展抱负的痛心。

    C. “胡未灭”三句,表达面对敌寇嚣张,要奋力抗敌的壮志。

    D. “此生”三句,抒发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说临别之际,气势宏伟,已有不必作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昆虫记》是_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之美誉。

    2《西游记》中,在孙悟空因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最后他是怎样被降伏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高尚的师德是最美的德”,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三好生

    陈庆苞

    ①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②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最高潮。

    ③“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④“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⑤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⑥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⑦“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⑧“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⑨“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⑩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

    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金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二十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时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那支钢笔,铺开信纸……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读美文·润心灵"阅读分享会,语文老师向大家推荐并阅读了这篇美文,请用心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请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的“一波三折”。

    (2)“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那支钢笔,铺开信纸……”听到妻子的反问,他两眼含泪,铺开信纸,那他又会给老师写点什么呢?请揣摩其心理,用细腻的笔触把他要说的话补充完整。(60字左右)

    (有信的具体内容就可以,不必非得按照书信格式去写)

    (3)阅读分享会后,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从人物形象(班主任)、语言表达、情节构思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评性文字,为发言做准备。

    写作提示:(1)结合文章内容(2)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袁隆平经典语录:

    1.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

    2.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3.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4.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5.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