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着和颜悦色的语文老师,犯了错误的孩子不由得惭愧地低下头来。
B.新来的男生虽然衣着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同学中显得鹤立鸡群。
C.小文同学白手起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很快赶了上来。
D.为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县城环卫工人任劳任怨,努力工作,赢得市民的一致称赞。
2、下列关于名著导读知识及读书方法指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文学作品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
C. 挪威作家乔斯坦 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B.近日,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减轻心理压力,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书“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C.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
D.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4、艾扬还准备了下列素材,涉及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陈述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养成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所倡导的“实验精神”。
B.《壶口瀑布》是一篇游记,文中以多种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我们读来心魄震撼。
C.游览扬州瘦西湖,我们会赞叹其风景秀丽、仪态万方;跟随电影摄制组走向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带给自己的震撼,表达了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D.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行踪为线索不同,《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在得偿夙愿后,作者阿来像一滴水一样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人生之行。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诗人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送”字。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龟虽寿》)
(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冰霜的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甫行》一诗中通过写自然现象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选文出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A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个人物?(______)
甲:毛泽东 乙:周恩来 丙:朱德 丁:彭德怀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如朱德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_____________。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地点 | “我”的行为 | 他人的行为或反应 | “我”的心理 |
①___ | 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 | 文雅谦和地道歉 | 感动 |
秦岭深处 | ②___ | 静静地远去 | ③___ |
南大街路口 | ④___ | / | 希望 |
【2】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3】“转身”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原文和下面的名句,谈谈你对“转身”的看法。
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白落梅
用一秒钟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三毛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发现自己错了,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头怨自己错了。——刘墉
9、请以“那一瞬间,我________”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②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