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吉林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八年级学生想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长征简史》

    D.《暴风骤雨》

  • 2、2021年2月1日,教育部印刷《关于中小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以此,对多年来困扰学校和教师关于学生手机的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其最初的作用就是电话,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电话最早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文艺复兴时期

  • 3、它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它是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中国

  • 4、考古人员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他们( 

    A.使用旧石器

    B.采集和狩猎

    C.吃上熟食

    D.制作陶器

  • 5、在《论法的精神》中充分阐述“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

    A. 但丁 B. 马克思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 6、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义和团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 7、民主和科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请进来的两位“先生”,它们成为近代中国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旗帜(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8、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是指

    A.独立自主原则

    B.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C.互惠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来的政权体制是( )

    A. 君主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总统制   D. 共和制

     

  • 10、历史上有很多的概念往往由于误解等原因名不符实,下列名称属于这一类的是:

    ①三角贸易 ②印第安人 ③阿拉伯数字 ④文艺复兴 ⑤殖民掠夺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1、1949年1月30日重庆解放,担任解放重庆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领导人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陈毅、粟裕

    C.彭德怀、贺龙

    D.罗荣桓、聂荣臻

  • 1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 13、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 北宋与金的争战   B. 南宋与辽的争战

    C. 北宋与辽的争战   D. 南宋与金的争战

  • 1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里的"喜讯"指

    A.中共二大召开

    B.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召开

    D.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 15、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聂荣臻

    C.刘伯承

    D.贺龙

  • 16、下表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和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选官制度(     

     

    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

    贵族“官二代”

    43.35%

    34.49%

    平民非“官二代”

    57.65%

    65.51%

    ①有利于选拔人才   ②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③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④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7、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   

    A.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

    B.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

  • 18、“这个重要的文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从财政和军队招募两方面保证对国王的监督权。”这个重要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 19、下列哪一战役或军事行动不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发生的(       

    A.平型关大捷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凡尔登战役

  • 20、如图农民所作所为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图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____,它是第____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这次工业革命以____为动力。____国,首先完成此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发明了火车。

  • 2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实行__________(制度),有效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弊端加剧,最终在秦朝被__________(制度)全面取代。

  •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 24、______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 25、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 26、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组建了福建、南洋、北洋等海军,其中以__________的规模最大。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_________

  • 27、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䜣被迫与英、法交换此条约的批准书,清政府除承认此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区给英国;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______,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28、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地:威海卫

    B.邓世昌英勇殉国之地:黄海

  • 29、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 30、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______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友好往来,又有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一战”后,哪一国际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为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美国主导召开了哪一次国际会议?

    (4)当前中日之间矛盾与冲突仍然不断,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32、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 33、法是国之重器,当今世界的强国无不以其完备的法律制度作后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样的民主政体?

    (2)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这个法律文献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3)法国大革命中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基本框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于1804年颁布实施,经多次修改仍然在法国施行的法典是什么?此法典有什么地位?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写出我国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得到的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认真观察下面世界近代史年代尺,请从该年代尺上任选一例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揭示所选事件与其它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和该事件所处历史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