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慎(______) 脱(______)而(______) 权(______) 提(______)
桂(______) 孜(______)不(______) 徒(______) 浇(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
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满纸荒唐言,______。
5.______,行万里路。
3、词语积累填空。
①仿写词语:哈哈大笑、赫赫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2个寓言故事的题目,要求题目是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根据诗句解释相关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_。 逊:__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1)嘎嘎(AA式拟声词)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如愿如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6、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玉立”写出了___________,“晶亮的雪花”写出了_______,表现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3】“朦胧”“玉立”“晶亮”,表现白桦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这一小节总写白桦______的气质美。( )
A.静态 B.动态 C.静中有动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词中哪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用“ ”画出。
【2】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________。
【3】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
【4】本词和《七律・长征》都写到了山,但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写法上,《七律・长征》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为代表,写的是群山的形象;《清平乐・六盘山》写的是__________这一座山,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情感上,《清平乐・六盘山》表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感情;《七律・长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______。
8、课内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的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
A.自然界中的风和雨 B.各种各样的传言
C.烦恼、痛苦、忧愁 D.纷纷的议论
【2】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这首诗,在正确的说法后画“√”。
(1)这首诗赞颂母爱,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与无私。( )
(2)这首诗着重表现了鸟儿和人一样都有避风港。(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由衷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
【4】假如你给妈妈朗诵这首诗,想象她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而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把克雷斯的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把一沓美钞递给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话:“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爱心是不需要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这就是一条最最珍贵的无价的项链。
【1】那句克雷斯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少年也说出克雷斯说过的话时,克雷斯的胸中为什么会涌起一股暖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熊走在进城的大路上。他穿着他最好的外套和背心,戴着他最好的圆顶丝帽,穿着闪闪发光的靴子。
“真是仪表堂堂!”熊对自己说,“我的服装,我的身材是很有风度的,将会给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谅我,”乌鸦坐在树枝上说,“我的意见和你很不一致。按你的身材与风度,你不应该穿这样的衣服。我刚刚从城里飞回来,让我如实地告诉你城里那些上流人物的衣着吧!”
“快告诉我!”熊叫着,“我多渴望能穿上最时髦的服装呀!”
“今年,”乌鸦说,“上流人物已经不戴帽子了,他们把油煎平底锅顶在头上;他们已经不再穿外套和背心了,而是用床单包裹身体;他们已不再穿靴子了,而是用两只纸袋套在自己的脚上。”
“噢,天哪!”熊叫道,“那么,我的衣服全都过时了!”
熊急急忙忙跑回家,脱下了外套、背心、帽子和靴子。他把油煎锅倒扣在头上,用床单裹住身子,在脚上套了两个大纸袋。然后,他又急急忙忙地进城去了。
熊来到主要的大街上,人们用手向他指指点点,一边哈哈大笑。
“这头熊多可笑呀!”他们说。
这使熊感到很困窘。他转身跑回家去。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乌鸦。
“乌鸦,你对我说的那些,全是谎话!”熊叫道。
“我是说了许多谎话,”乌鸦从树上飞起来说,“但你为什么要相信呢?”
乌鸦笑着,高高地飞上了天空。熊听着她哈哈的笑声,愣住了。
当欲望很迫切的时候,就会盲目地相信一切。
【1】熊进城作了哪些精心打扮?
_______________
【2】熊精心打扮后进城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3】听了乌鸦的一番话,熊又有哪些举动,熊为什么上当?
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给文章加个合适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
11、荷花与塘泥
六月,荷花盛开,清香远溢。赏荷的人围满了塘岸。
有的吟咏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绝唱
有的吟咏周敦颐(yí)
出淤泥而不染
的名句
有的赞美莲子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有的赞美荷藕洁白如玉,爽脆可口。有的说荷花的香气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的说藕节能治咯(kǎ)血、鼻衄(nǜ)……
人人赞美荷花,就是没有一个人赞美养育荷花的塘泥,鲤鱼听了愤愤不平。她游到塘泥身边,亲切地说:“老妈妈,没有您的辛勤哺育,无私奉献,哪有荷花的今天?这些人真是太不公平了……”塘泥听了哈哈大笑:“荷花是我的女儿。人家赞美我的女儿,不就等于赞美了我?其实,我听人家赞美她,心里比听到赞美自己还惬(qiè)意哩!”
1.给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给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鲤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塘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吟咏赞美荷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赞美莲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荷花的香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藕节能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塘泥听了鲤鱼的话不生气而是哈哈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描写出“我”的神情的词语是
2.与“趔趔趄趄”相近的词语是( )
A.磕磕绊绊
B.踉踉跄跄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吃力”“趔趔趄趄”表明“我”已经 , 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我” 的态度,可以感受到“我”对国旗的
13、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yìn)。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 )省力气,( )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找出船底鱼名字的由来,用“______”画出来。
【3】鱼印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鱼印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得是_______;另一得是_____________。
14、阅读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被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列宁回家后,先是向人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屎壳郎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粪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异——( ) 讨教—— ( )
【2】列宁小时候学习成绩______,他的学习习惯是____________。
【3】列宁是如何弄清楚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去的原因的?
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
15、树叶落下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有的状如绣球,有的形似丝瓜;有的小若弹丸,有的大如巨树。(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明亮。(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我的社想、堆论过程和观侧结果写成论文。(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郁金香光彩夺目,芳香扑鼻,是美丽、华贵和庄严的象征。(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墨西哥,荒无人烟的旷野,城市的花圃,到处都可以见到千姿百态的仙人掌。(在句中加上关联词语,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鹅有什么可怕的?(换个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牛是怕人的。(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题目:绿豆奇遇记
情境:一天中午,女主人正在淘洗绿豆,准备熬制绿豆汤时,几粒绿豆蹦出来,滚到了厨房柜底……
要求: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编故事,突出“奇遇”,注意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