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漂荡。
2、靖城中学在元旦开展文艺节活动,学生社团将为师生奉上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你们班为这四个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清新隽永诗书韵 朴素天真翰墨情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戏曲②书法③古琴④木偶戏 B. ①古琴②书法③戏曲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戏曲④书法 D. ①戏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书法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勘探队员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探宝。
B.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C.虽然我的性格也与其他的女孩子截然不同,但并不缺少她们特有的温柔、善良的共性。
D.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洒脱是 ,风雨交加间舒卷如意;洒脱是 ,云烟飞腾中扶摇而上;洒脱是 ,寸心万里;洒脱是 ,层林尽染。
①枫叶一片 ②天上白云 ③扁舟一叶 ④晴空一鹤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槐花园里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B.有一种欢喜叫喜出望外,有一种气氛叫喜气洋洋,有一种运气叫双喜临门。
C.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明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D.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参差不齐的旋舞。
7、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笑(nì) 云宵 姊妹(jiě) 波光粼粼
B. 宽敞(chǎng) 嘹亮 应和 (hé) 眼花潦乱
C. 着落(zhuó) 吝啬 确凿(záo) 截然不同
D. 诀别(jué) 衣裳 澄清 (chén) 翻来复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
(2)遂成枯落(_______)
(3)止增笑耳(_______)
(4)意暇甚(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9、古诗词默写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转眼间你已度过了七年级的第一学期,这段时光或许有遗憾,也有收获,请你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在河边发出的慨叹来表达光阴似箭之感,以激励伙伴们珍惜时间求学: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病(节选)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 S 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到:“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玉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哎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陈莲河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却把他的名字颠倒,以示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庸医也。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他是一名庸医?请简要概括。
【2】文末作者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错处”,你觉得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和思考来写这篇文章的?
【3】因父亲被庸医误诊,鲁迅看透了这些庸医,所以他决心到日本学医,回国医治百姓。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遇到了哪位让他终生难忘的恩师?结合《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位老师的人物形象。
11、阅读《伟大的悲剧》片段,完成各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 )
A.斯科特一行到达了南极。
B.阿蒙森探险队第一个抵达南极。
C.地球的南极点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D.在南极发现了挪威国旗。
【2】文中最后的画线句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是( )
A.集体主义精神
B.诚信精神
C.博爱精神
D.探索精神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科特一行知道了阿蒙森已先到达了极点,却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是因为他们内心执著的精神支撑他们仍然要坚持走完探险的全程。
B.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这句话来看,斯科特对输给对手阿蒙森充满了怨恨和悲观情绪。
C.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在于认识自然,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D.“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是指斯科特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争取国家的荣誉。
12、以“这张照片真特别”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写清楚是最低要求;(2)能够运用添加细节等方法把故事写得具体耐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3)能够在叙事中融入你的真切感受是最高要求;(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