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这足以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A.最真实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C.最公平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
2、2023年3月,温州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征求市民意见,将群众迫切需要整治的10个堵点列入民生项目并进行整治提升,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这一过程( )
A.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B.有效解决社会根本矛盾
C.保障人民利益全部实现
D.助推公民参与公共事务
3、2023年11月15日,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下列符合此次会晤内容的是( )
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
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原则
④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生态移民新村严格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过“提出议案→民主议定→公布告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程序管理村级事务。对该村的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C.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5、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支持中方此举的理由( )
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②核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加速全球生态危机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④人类要敬畏自然、保护海洋,坚持可持续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2023年10月25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20年来,北川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民族团结实现了跨越式提升,羌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保证了我国将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
C.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保证了民族地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7、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这(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有利于彻底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因为( )
A.老龄化程度加深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C.人口质量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D.人才是第一动力,高质量人口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其出海模式也从过去的“产品出海”迈向“产业链出海”新阶段,包括整车、技术、品牌、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全产业链都在加速出海。这说明( )
A.国家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B.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C.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D.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2023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2023 年 12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第二届“双师课堂,做大自然的观察师”现场观鸟教学直播活动。同学们在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科学观察,绘制自然笔记,完成科学研究报告,再进行小组答辩汇报。该活动的举办( )
①激发了青少年生态考察的浓厚兴趣
②落实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③强调了生态保护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④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下侧这段话体现的法治要求是( )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清·沈家本 |
A.良法
B.善治
C.司法
D.守法
13、漫画中的“地大物博”等于“地大物薄”,说明我国( )
A.自然资源匮乏,总量少、种类多
B.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是世界上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
D.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小,已开发殆尽
14、2022年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宣布了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开放举措,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由此可见( )
A.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
B.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
C.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性力量
D.我国要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15、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这一举措( )
A.坚持了以改革开放为首要任务
B.强化了政府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C.加强了以政府主导的改造升级
D.坚持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6、2023年2月6日,吉林省公布2023年重点实施的50项民生实事,既涵益社保、救助、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事项,又包括交通出行、文体服务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这表明我省( )
A.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引领人民朝同步富裕的方向前行
D.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中心工作
17、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 )
①有利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传递的崇高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③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5月6日,某校两女生上学时,在校门口看到骑着单车的刘女士摔倒后,冒雨把她扶起来,并询问有没有受伤。刘女士很感动,致电学校表达谢意。对于这两个女生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传承美德,助人为乐
B.帮助他人,只为表扬
C.事不关己,少管为宜
D.尽己所能,见利忘义
19、在超市,消费者仔细挑选来自世界各国的生鲜海产品;在工厂,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销往全球各地;在产业园区,一个个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这一幕幕景象的出现得益于( )
①我国主动顺应全球经济趋势②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③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④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下材料体现了( )
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③小区居民代表会议体现了民主监督的特有形式
④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落实在社会生活中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小张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精神也不会过时。
判断:
理由:
22、继上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之后,郑州、青岛、北京、深圳也陆续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23、(全面小康 圆梦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当前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凝聚中国力量,就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请你辨析该观点。
24、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全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意义。
(2)有人认为,反对食品浪费应是道德层面的事,法律可以不去管它。对此你怎么看?
25、我国正在积极践行文明发展道路某中学九年级时政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解答下列问题。
(生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具体是指什么?
(生活富裕)“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是我们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就一定能够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材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生态良好)“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看那山明水秀景如画,听那鸟叫虫鸣好乐章”“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句朗朗上口的歌词,描绘的都是人们常见的美景。然而,在一些地方,这样的美景却鲜少见到,雾霾天气频发、水体黑臭、垃圾围城等问题仍是人们的切肤之痛。
(3)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坚持走怎样的道路?
26、 2020年9月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发生许多了重大时事,让老百姓密切关注。
(1)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填写在相对应序号处。
时政要闻 | 体现课本相关知识 |
9月2日,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8亿元,用于支持安徽、四川等11省(市)受灾区水利设施修复、灾后重建,减少农业农民因灾损失。 |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_①_ |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_____ ②_____ |
9月3日,扬州市城北相关部门组织槐南村村民采取“五议决策法”等方法公开讨论落实临城产业落户。 | ____ ③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9月15日,中国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香港国安法使“一国两制”框架更加牢固,让香港行稳致远。 | ___④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2)请你就第三则 时政要闻,为进一步增强扬州市民的民主意识提建议
27、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和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地方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什么?靠什么实现?
(2)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
(3)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实施循环经济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目前我市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并设置对应的蓝色、绿色、紅色、黑色垃圾桶。
材料二:根据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公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7年,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2亿吨,较2016年均有所提高。2013-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复合增长率为5.75%,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14亿吨。
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来看,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卫生填埋、焚烧和其他。2016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9673.8万吨,其中卫生填理量为11804.3万吨,占比为60%;焚烧量为6885.8万吨,占比为35%;其他无害化处理量占比仅为5%,说明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是以卫生填埋为主,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也是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关注领域。
(1)把下列生活垃圾分类,并把序号入答题卷上的相应位置。
①玻璃②果皮③餐巾纸④剩菜⑤废电池⑥旧报纸⑦过期药品⑧矿泉水瓶
A.可回收物:_________
B.厨余垃圾:_________
C.有害垃圾:_________
D.其他垃圾: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我国人口、资源现状及未来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垃圾分类?(两方面即可)
(3)从我国国情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实施垃圾分类好处是什么?(两方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