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自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 )
①确定该法的核心地位
②凝聚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明确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有利于( )
①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②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③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④扩大我国的领海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改革让中国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关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B.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C.创新不只是发明活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D.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某同学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居委会近期开展的各项工作如下:
〇居委会换届选举,居委会成员候选名单出炉。 〇居民在居委会议事厅就“电瓶车充电”问题进行讨论。 〇居委会开设微信公众号,鼓励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
该同学拟就此制作一份简报,适合作为标题的是( )
A.发展基层民主,共建和谐温馨社区
B.坚持等额选举,增强群众民主意识
C.发展协商民主,落实社会听证制度
D.保障人民利益,完善根本政治制度
4、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共圆中国梦,需要我们(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放弃个人理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学习“一国两制”时,老师出示了如下资料:
一年来,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一大批爱国爱港、立场坚定、管治能力突出、热心服务公众的优秀人才为香港竭诚奉献:从建设“八大中心”到发展北部都会区,从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到抢企业、抢人才,在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中实现了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助推了香港的繁荣与发展。
结合老师出示的资料,你认为当前香港实现繁荣和发展的重要“秘诀”是( )
A.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B.贯彻“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的举措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如图是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标志。图形透叠寓意世间万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将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元素融入中国馆标志的设计( )
A.体现了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的发展
B.告诉我们要大胆地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C.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说明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7、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表明我国( )
①全面准确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已消除民族差距,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各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年9月27日,教育部在“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这十年,尤其是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基于( )
①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3年10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到:“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这说明( )
A.只要传承和弘扬这些精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在新时代,我们也要在井冈山精神等精神指引下艰苦奋斗
C.民族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D.弘扬民族精神只是对我国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统一要求
10、如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吃的变迁”,由此可见( )
A.改革开放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B.改革开放使我们实现了同步富裕
C.改革开放已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
D.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1、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截至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占全国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7.3%的进出口额,吸收外资占全国的18.5%。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 )
①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烟台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③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办事效率
④能够根除政府懒政、怠政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采用妈妈与女儿对话形式展开,展现母女之间浓烈的爱意。下列诗句能体现父母对子女深沉之爱的是( )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C.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D.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14、“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卡莱尔的话告诉我们
A.人必须劳动才能生存
B.要尊重劳动
C.世界上只有劳动才是崇高的
D.离开了崇高的事业,人类将会灭亡
15、对下图《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广大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②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速增长的阶段
③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④国家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告诉我们( )
A.依法治国要求立法先行
B.法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依法治国要求实行善治
D.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17、某校九(1)班学生小雅整理出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的思维导图(如下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民主咨询
B.民主意识
C.调查走访
D.民主协商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世界有贡献
19、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国担当
B.中国智慧
C.中国方案
D.中国主张
20、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②核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加速全球生态危机
③排核废水属于日本内政,我们只能口诛笔伐
④人类要敬畏自然、保护海洋,坚持可持续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_____)
22、 现阶段,我国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围绕着这则新闻,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3、崇法明理 提升素养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有人说珍惜粮食是道德要求,没必要制定法律。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4、在我们的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理性面对矛盾是我们成长中的必修课。为此,某班开展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面对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时,应该遵守哪些准则?(6分)
矛 盾 | 解决矛盾应遵循的准则 |
进入初三以来,小静面对父母的高期待,常常觉得压力巨大、不堪重负,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另一方面,小静遇到矛盾冲突时,从不顶撞,而是置若罔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 ①
② |
好友近来遭遇亲人病故,一度心情沮丧难以自拔,也不愿告诉别人。面对老师的关心与询问,知道真相的我,是否应该告诉老师,帮助好友走出困境。 | ③
④ |
在围绕“你是否会转发微信朋友圈里不知真相的求助帖”这一话题讨论中,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分歧。激烈争辩后,大家一致认同“热心转发的初衷值得肯定,但要理性。小心虚假信息,不要成为骗子的帮凶和谣言的推手,必要时须积极举报”。 | ⑤
⑥ |
2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建设法治中国应怎样做?
26、 材料一:2019年8月7日,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宁夏篇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直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宁夏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封闭落后、一穷二白、民族隔阂的旧宁夏建成了开放进步、美丽富饶、团结和谐的新宁夏。回汉民族一家亲,共同努力奋斗,谱写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材料二: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党和国家在宁夏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宁夏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3)结合材料回答,宁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为巩固民族的繁荣发展,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27、 回望那些照亮中国自主创新的光荣与梦想,无一不是耐住寂寞,百炼成钢,华为在自主创新上的极致坚持,造就了世界领先的5G和芯片技术,才有了今天面对激烈竞争,力挽狂澜的强大能量;北斗系统可提供测速精度高达每秒0.2米的全球服务,从一纸规划到提供全球服务,耗时25年;抗疟药品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 的发现,从研究到摘得诺贝尔奖,已近半个世纪;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一代代科技人、产业人在科技自立的大路上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才有了今天民族产业的豪气与底气!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创新精神有哪些表现?
28、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为了把百姓的“声音”更好地传递到两会上,针对反腐倡廉、养老保险、调控房价、医疗改革、依法拆迁、教育问题、司法公正、民主监督、收入差距、就业问题等问题,国家以各种方式向全国征集百姓意见,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们,带着厚实的民意和真知灼见,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履职过程中,彰显探路“中国梦”的国际意志,凝聚绘就“中国梦”的国家力量,催生实现“中国梦”的国家行动。
材料二:据网上调查显示:位居热点问题之首的,百姓关注度最高的是直接事关民生的教育公平、住房问题、看病问题、收入分配等
(1)材料一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什么?(1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2分)这种权利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3分)
(3)材料二表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