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矛盾的是( )
A.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创下历史新高
D.202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1倍
2、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该“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该制度体现的理论知识有( )
A.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唯一形式
C.“居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
D.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2023年8月,正式发布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这( )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把党章作为根本活动准则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
③有利于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立法执法④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提供了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是( )
A.价值观
B.中华文化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5、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通常路径。阅读以下数据:
项目 年份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元)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元) |
2022年上半年 | 562642 | 25003 | 9787 |
2023年上半年 | 593034 | 26357 | 10551 |
从发现问题的角度看,对以上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B.现阶段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正视发展问题,缓解区域发展差异
D.我国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
6、某研学小组决定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进行时”的项目化调研活动,学生小王决定通过2023年一些重大会议了解“乡村振兴”的最新信息。你认为下列重大会议最为合适的是( )
A.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
B.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C.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
D.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7、近年来,安徽各级人大搭建“全天候”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沾泥土”的民主议事平台、“接地气”的国家机关基层联系平台,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这表明( )
A.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B.人民通过人大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力
C.公民积极行使民主决策权,能够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途径
8、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引得网友在视频弹幕中发出“此生无悔人华夏”的感慨。这表明坚定文化自信必须( )
A.努力践行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
B.继承革命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D.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传承发展
9、近段时间以来,“新鲜”成为海鲜市场的顶流,乌鲁木齐米东区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县的澳洲淡水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新疆多地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在贫瘠荒凉的戈壁荒漠养殖出鲜活美味,带动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增进人类福祉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近年来,某地政府通过落实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培训帮扶、人才人事帮扶、社保帮扶等措施,帮助当地劳动力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推动劳动力就业增收。同学们对该地政府的做法进行评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有助于当地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B.能让当地的群众早日奔赴小康
C.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D.能解决所有民生难题,实现共同富裕
11、九年级学生小丽在上学路上发现某处交通信号灯失灵,小丽拔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小丽的行为( )
A.是中学生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
B.是我国中学生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方式
C.体现了小丽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D.表明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主要依靠学生
12、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上,老师出示三个词条,请同学们猜猜下图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国家机关是( )
词条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词条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词条三:主要管理广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 |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C.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D.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下列格言警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②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④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曲阜举办,大会期间,中外参会嘉宾来到孔府孔庙,沉浸式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本次展演活动中,中外嘉宾先后欣赏了开城、开庙、箫韶雅乐、启户、八佾舞等传统文化表演。其中,大成殿前祭孔八佾舞表演吸引了众多目光,不少嘉宾登上大成殿月台,近距离观赏八佾舞表演的服装、道具、乐器。这告诉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需要( )
A.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B.消除文化多样性,实现不同文化的统一
C.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D.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15、2023年8月7日晚,15岁的女孩常某和朋友在太原一家水果捞店购买水果捞,因为不满价格和重量,拒绝付款,结果遭到店主刘某及亲属阻拦。常某的父亲赶到现场后,双方发生激烈言语冲突,并相互吐口水。该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和愤慨,部分网友甚至采取了过激行为。案件发生后,太原警方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分别对刘某的极端粗俗辱骂语言伤及未成年人的行为,处以拘留五日处罚,对常某父亲首先辱骂对方作出罚款五百元的处罚。以下对本案的评析错误的是( )
A.商家应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
B.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应当运用法律维权
C.警方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违背公平正义
D.网络舆论应理性客观地关注事件本身,避免侵权
16、2023年10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立足省情实际,提出总体要求,细化重点任务,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体系建设持续发展、老年群体得到实惠。该方案实施( )
①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②有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③消除了城乡养老服务差距 ④有利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 )
①经济发展状况
②社会矛盾是否已经完全解决
③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④人民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搭建了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B.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C.公平就是让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D.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1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对此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A.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B.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C.审查公职人员违宪行为
D.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20、图为2018-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部分数据统计表,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逐年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C.劳动人口严重不足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21、判断说理。
(1)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先污染后治理。(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福看到一条有关国家军事秘密信息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便也跟着转发起来。(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据统计,因垃圾分类不到位,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近300亿元人民币。为此,一些地方相继制定生活垃圾投放分类指南:如设置干、湿两个垃圾桶,菜饭等厨余作为“湿垃圾”单放;“干垃圾”按可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最后将不同垃圾投入不同的分类垃圾回收箱。
有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对于改善环境有很大的作用,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作为中学生也要将垃圾分类丢弃。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23、2021年以来,我国巨大科技成就频传捷报。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空间站。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在轨运行三个月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着陆,飞行员状况良好。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汇对接,向空间站送去必要的物资。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等被选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首飞乘组,王亚平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中国女航天员。
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一梯队,我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完成了一个个宏伟目标。
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属不必。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4、【弘扬民族精神】
电影《长津湖》在2021年国庆假期上映,它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影片致敬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让后人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怎样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要有哪些?
26、【共圆伟大梦想】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某校九年级(1)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共圆中国梦,做自信中国人”为主题,分三个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
第一小组: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规划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035年, 。
本世纪中叶, 。
第二小组:我们都是追梦人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张桂梅,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追梦人用行动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致敬学习。而最好的致敬,莫过于从我做起,躬身践行,以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姿态继续奋斗,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小组:做自信中国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强调,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请你将第一小组的资料内容进行完善。
(2)致敬追梦人,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你打算怎么做?
27、厉行法治的内容要求有哪些?
28、2017年广东“两会”于1月27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两会”如同人民对政府的一次考试,而《政府工作报告》就是那份每年一交的答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2016年广东答卷”中的部分内容。
(1)①“封面”内容让我们明白:
②“多选题一”中的这些成绩共同说明:
(2)2017年广东“两会”期间,人们纷纷为“多选题二”中的成效点赞。请你谈谈这样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