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鹰潭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上,有了更多中国声音。材料表明(     

    A.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B.我国带领其他的国家发展科技

    C.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科技强国

    D.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 2、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撰写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出版。该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活动产出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7.13分,比2012年提高16.85分。这说明(     

    ①核心技术讨不来,靠人不如靠自己

    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国有企业

    ④我国科技创新环境改善,前路光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延迟退休”一经提出便引发社会争议。“延迟退休”被提出来的原因涉及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

    C..老龄化加剧

    D.大量的人口流动

  • 4、兰兰所在班级开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同学们收集的新闻素材与该主题最相符的是(     

    A.2022年我省14个州市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B.兰州刻葫芦、卓尼洮河石砚等工艺美术精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C.今年我省首趟中欧班列“天马号”从武威驶出奔赴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D.环县的道情皮影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活动

  •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超长太空之旅”,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这说明我国(     

    A.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B.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全面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 6、2023年9月16日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要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是因为教育(     

    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7、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说明(     

    A.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稳定器

    B.民族精神是实现小康梦的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 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同时推动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些举措(     

    ①表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②说明我国取消生育限制,提高人口数量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有利于减轻家庭养老扶幼负担,改善民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①文化最深层的内核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2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作序言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因为(     

    ①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1、2023年8月,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宣布,2023年7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地球冰冻圈正在加速变化,未来可能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要(     

    ①拒绝进口国外各类海产品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引导人们绿色出行,不开私家车       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2、2023年7月,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活动(     

    ①有利于弘扬科学家精神②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③使学生都立志成为科学家④表明科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2023 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周年。该协定的签署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一年来,成员国间零关税比例大幅提高,经济增长的红利得到初步释放。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使风险跨国界传递

    B.创新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D.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

  • 14、下图呈现了我国火车票的发展过程。火车票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说明(     

    A.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B.创新需发扬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C.创新已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D.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 15、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是因为(     

    A.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B.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发展教育

    C.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 16、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于2023年4月22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主场活动。下列做法符合主题的是(     

    ①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用品   ②理性消费,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③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爱国不是嘴上喊口号,关键是具体作为。下列属于爱国表现的是(     

    ①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关爱社会④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立志成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8、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彰显出自信中国人(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 19、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武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离不开(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③国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2022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20多年来,澳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治理有序、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与祖国内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这得益于(       

    ①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②澳门社会各界形成广泛的国家认同,爱国爱澳主流价值观深入民心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中央人民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澳门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所以我国已经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 22、【中国芯中国心】

    中国芯牵动中国心,点亮中国梦。某校九(1)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讨论:

    陈同学   从创新角度看,我深刻体会到国家、企业研发的重要,我们需要中国芯

    张同学   从精神家园角度看,我感受到科技人员内的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中国心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 23、有同学认为,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请作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正视发展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2019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

    材料二  七彩云南,令人向往。2019年3月1920日,云南省召开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局长会议,会议指出,要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的同时,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战役,呵护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下降,那么我国还需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为“呵护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秋分是第二个农民丰收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1)为了农村大发展,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什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3)国家制定各种政策让农民都富起来的意义是什么?

  • 26、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 27、9高考改革后,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有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高考改革后,语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语文的难度加大,是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母语。另一方面,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

      语文涉猎的内容,是我们中华文化。高考语文地位的凸显,更加引起我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构成是怎样的?试举一例。

     

  • 28、实践探究题【中国美】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 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漳州市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1实现中国梦的总任务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哪些梦想?

    3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根据课 本内容说说中国精神是什么?人间正道指的是哪条道路?

    4实现系列梦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请你以承担责任民族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字数2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