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上,有了更多中国声音。材料表明( )
A.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B.我国带领其他的国家发展科技
C.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科技强国
D.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2、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撰写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出版。该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活动产出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7.13分,比2012年提高16.85分。这说明( )
①核心技术讨不来,靠人不如靠自己
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国有企业
④我国科技创新环境改善,前路光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延迟退休”一经提出便引发社会争议。“延迟退休”被提出来的原因涉及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
C..老龄化加剧
D.大量的人口流动
4、兰兰所在班级开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同学们收集的新闻素材与该主题最相符的是( )
A.2022年我省14个州市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B.兰州刻葫芦、卓尼洮河石砚等工艺美术精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C.今年我省首趟中欧班列“天马号”从武威驶出奔赴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D.环县的道情皮影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活动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超长太空之旅”,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这说明我国( )
A.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B.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全面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6、2023年9月16日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要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是因为教育( )
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7、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稳定器
B.民族精神是实现小康梦的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同时推动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些举措( )
①表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②说明我国取消生育限制,提高人口数量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有利于减轻家庭养老扶幼负担,改善民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文化最深层的内核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作序言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因为( )
①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2023年8月,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宣布,2023年7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地球冰冻圈正在加速变化,未来可能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要( )
①拒绝进口国外各类海产品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引导人们绿色出行,不开私家车 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7月,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活动( )
①有利于弘扬科学家精神②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③使学生都立志成为科学家④表明科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 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周年。该协定的签署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一年来,成员国间零关税比例大幅提高,经济增长的红利得到初步释放。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使风险跨国界传递
B.创新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D.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
14、下图呈现了我国火车票的发展过程。火车票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说明( )
A.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B.创新需发扬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C.创新已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D.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15、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是因为( )
A.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B.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发展教育
C.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6、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于2023年4月22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主场活动。下列做法符合主题的是( )
①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用品 ②理性消费,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③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爱国不是嘴上喊口号,关键是具体作为。下列属于爱国表现的是( )
①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关爱社会④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立志成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彰显出自信中国人( )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19、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武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离不开( )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③国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22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20多年来,澳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治理有序、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与祖国内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这得益于( )
①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②澳门社会各界形成广泛的国家认同,爱国爱澳主流价值观深入民心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中央人民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澳门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所以我国已经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22、【中国芯中国心】
“中国芯”牵动“中国心”,点亮中国梦。某校九(1)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讨论:
陈同学 从创新角度看,我深刻体会到国家、企业研发“芯”的重要,我们需要“中国芯”!
张同学 从精神家园角度看,我感受到科技人员内“心”的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中国心”!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3、有同学认为,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请作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4、正视发展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2019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 | |
材料二 七彩云南,令人向往。2019年3月1920日,云南省召开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局长会议,会议指出,要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的同时,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战役,呵护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 |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下降,那么我国还需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为“呵护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秋分是第二个农民丰收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1)为了农村大发展,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什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3)国家制定各种政策让农民都富起来的意义是什么?
26、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27、(9分)高考改革后,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有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高考改革后,语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语文的难度加大,是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母语。另一方面,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
语文涉猎的内容,是我们中华文化。高考语文地位的凸显,更加引起我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构成是怎样的?试举一例。
28、实践探究题【中国美】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 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漳州市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1)实现中国梦的总任务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哪些梦想?
(3)“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根据课 本内容说说中国精神是什么?“人间正道”指的是哪条道路?
(4)实现系列梦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请你以“承担责任●民族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字数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