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60 周年。 60 年来,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被淡忘,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弘扬。 这是因为( )
①雷锋精神诠释了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②雷锋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 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是九年级(1)班同学们准备的课前新闻播报材料,对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勉励广大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2023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了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兑现养老金的上涨,退休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七号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再创了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中国高度”——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④2023年11月12日,为红军烈士守墓55年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他将“义务守护”的千金之诺兑现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以真诚无私的奉献书写大爱人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
①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城乡发展不平衡
②京津冀雾霾严重,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
③中东等地区局势动荡,世界局势整体稳定与局部动荡不平衡
④中国10%最富有的群体占有全国64%的财富,收入水平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邳州旧貌换新颜(见下图),发展变化让人感叹。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③中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目前互联网上存在一种“假原创”现象,一些人通过内容拼接、同义词替换等方式,把他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原创”作品。“假原创”现象( )
A.体现了智慧的创新精神
B.降低了文化创新的成本
C.阻碍了创新文化的培育
D.促进了创新成果的共享
6、中国式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成分,注重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这告诉我们( )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
②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③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的根基
④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休国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把标杆立在祁连山上的王进,勇攀石油科技高峰的王启民,再到把中国石油名片亮相海外的李新民,铁人精神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D.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解读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的出处及思想。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
①既要自信还要以我为尊
②既要理性平和还要好高骛远
③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④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基本实现共同富裕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1、有1000多年历史的“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福建莆田。台湾是除莆田之外最大的妈祖信众聚集地,妈祖信仰是台湾民众中华情结的关键载体。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②两岸已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③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选项对漫画《同富不同路》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我们可以采用一切合法的方法和途径去创造社会财富
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④改革开放让发展成果同等同步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中南要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推动中南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砥砺前行。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
A.有利于中南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B.是因为南非的发展高度依赖中国
C.要中国不遗余力地帮助南非发展
D.是面对全球性挑战的最优选择
14、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连续第10年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举行这一活动有利于( )
A.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血脉
B.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保障
C.树立法治精神,建设法治社会
D.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5、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主题的是( )
①金瓯已缺总须外,为国牺牲总惜身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③荀得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2023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这有利于( )
①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氛围
②提高公民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能力
③帮助人民群众增强识骗防骗的意识
④杜绝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诈骗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们心中都充满着对美好集体的向往,亮亮和丽丽的对话表明同学们对美好集体的憧憬是( )
①友善相待、分工协作 ②目标一致、共同进步
③个人优先、充满竞争 ④愉快交往、民主公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生动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反映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建设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9、2023年11月1日,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这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同学们对这一事件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苏:体现了改革开放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B.小林: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C.小丽: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了高速增长阶段,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小乐: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奋斗目标
20、以下最适合两则新闻共同主题的是( )
2023年1月22日晚,海峡两岸共迎中华传统节日春节,主题为“玉兔献祥瑞,两岸共此时”焰火燃放活动,在厦门、金门两地同时举行,传递着两岸一家亲和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情感。 2023年2月9日,“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在香港启动,邀请港澳青年到内地交流研习,透过视、听、学、玩等亲身体验活动让港澳青年切实了解国家的发展,激发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和行动。 |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
B.坚持“一国两制”,实现完全自治
C.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D.增进情感交流,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21、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择,在“投谁一票”的间题上,大家发表了以下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小方、小圆、小飞的观点进行评析。
22、在参观完“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思索”图片展后,小丰和小欣作出下列评论,请你简要评析。
23、在一次道德与法治课上,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就我国创新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请从两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简要评析。
24、【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材料一 站在2010年年末回望这一年,心中多少感慨!我们搜寻了一些本年度里流行的关键词,试图以此来梳理、概括这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年后,只要想起这些热词,或许就会想起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踯躅并存、快乐与烦恼交织的2010年。
世博:六个月,24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了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被参观了超过70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创纪录的盛会。
亚运:内向的广州狠狠地外向了一次,承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相距是20年。这20年里,广州作为南方最大的城市,集聚了超过500万人的全国人力资源和诸省性格,广州的“城市精神”呼之欲出!
材料二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能够成功举办世博会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回答广州由“内向”到“外向”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策?为此,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3)根据材料二,分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4)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应该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
25、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前,陆家嘴是“烂泥渡”,张江是一片农田。从蛙声一片的浦东稻田,到高耸云天的“大厦森林”,浦东如何凤凰涅磐?带着这样的疑问,家住浦东的明明同学,利用假期参加了“十万少年看浦东”系列活动来寻找答案,明明实地探访了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商飞研发中心等处,用手中的画笔和相机,记录家乡的日新月异:在学校和家人的支持下,他还走访了一些为浦东建设鞠躬尽瘁的老前辈,感受浦东30年来产生多个“全国第一”背后的艰辛;明明还和家人一起过节,体验家乡传统民俗……活动后,明明收获满满。
你如何看待明明参加“十万少年看浦东”活动?请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阐述。
26、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虽然我国的GDP超越日本,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但也要冷静地看到,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中国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材料二: 到2050年:全球将有1.5亿气候难民被迫背井离乡,安置到他国,届时,营养不良的儿童将比气候不再恶化情况下多出25.00万人,此外,上百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这不是电影《2012》的续集,如果我们现在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切将变为现实。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我国CDP超越日本,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为什么?
(3)面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全世界人类的共识是什么?这个共识的要求是什么?
(4)请你谈谈材料中画线部分给你的启示?
27、文明旅游.塑好形象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春节这个难得的长假走出家门,全家一起“旅游过大年”。
材料二:在天安门广场,环卫工人在国庆黄金周第一天收走35吨垃圾;在深圳某景区,5万陶瓷小人被游客拔得所剩无几;在桂林园博园,许多人故意在景区内的格桑花地里踩踏拍照……在201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些游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大煞风景。
材料三:从2015年开始,我国将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将纳入个人信用系统,违法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分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过大年”说明了什么?
(2)[我思我想]当前在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至少三例)
(3)[知识回归]“游客不文明档案”将加速社会诚信化进程,请问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请你评析]有人认为:“是否文明出游只是个人私事,国家有点小题大做。”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8、 2020年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1)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方略?立法理念又是什么?
(2)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厉行法治角度谈谈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