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自贸区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在新疆你会看到的传统节目是( )
A.筷子舞
B.弦子舞
C.十二木卡姆
D.扇子舞
【2】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疆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从中可以看到( )
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有利于实现新疆地区共同繁荣
③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保证了新疆地区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下经典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友善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敬业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国
3、“中国心”,中国芯。华为mate60新手机的发售引发全网围观。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多网友直呼其为“争气机”。历经美国四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向世界递出了骄傲的科技名片。这启示我们( )
①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广州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市政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提交“金点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
5、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要重视文化传承,是因为( )
A.中华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会具有真正的价值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最璀璨的文化
D.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6、看到报纸时,中学生明明向爸爸解读道( )
①国家主席行使了立法权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了。无声却有无方的力量。从黄旭华的身上体现了( )
A.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B.勤劳勇敢、白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D.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8、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①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高度自治
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才能共同推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每一位公民自觉行使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孟子的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解开国家治理的新密码。下面对这一名言解读最佳的是( )
A.强化法律对道德促进作用
B.强化道德对法律支撑作用
C.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道德是现代政治文明核心
10、给下面三则时事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2023年8月,河北博物院举行“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展演展示活动,井陉拉花、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等极具河北特色的非遗民俗精彩上演,尽显非遗民俗魅力。 ●杭州亚运会中饱含了中国传统宋韵文化的“江南忆”吉祥物、“湖山”奖牌和“薪火”火炬等惊艳了世界。 ●甘肃省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沉浸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 |
A.助力乡村振兴、夯实文化根基
B.中西文化交流、展示融合之美
C.构筑中国价值,树立诚信之风
D.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11、图示法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用下图图示法表示的有( )
①改革开放与共同富裕 ②民主选举与等额选举
③民主管理与民主协商 ④国家战略与人才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说法错误的有( )
A.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C.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13、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以下内容与图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4、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学们围绕“民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小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②小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小娜: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④小杰: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成都各地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激发居民自主治理“新活力”,把协商议事场所“搬”到小区里,“建”在坝坝头,听民声、问民情、议民事、解民忧,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子。由此可见( )
A.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满足每一位公民的需要
B.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D.在我国,人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16、从中国千年的历史巨变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新生、发展和壮大。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也给我们的民族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梦。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向我们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④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我国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老旧小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表明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③符合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说明了我国持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7月以来,华北、黄准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面对无情的灾难,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洪水滔滔,那群挡在人民群众前的子弟兵们冲锋向前;暴雨肆虐,那群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者绝不后退……我们应该点赞他们( )
①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②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③弘扬了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举措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有( )
①着力改善乡村山区边远地区的教学条件
②实施移民搬迁,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③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
④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安定 ③生态良好 ④生活富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会徽“冬梦”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会徽“冬梦”设计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请你运用学习的相关知识,对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观念上升为了法律要求,意味着家长们进入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有同学说:“家庭教育属于个人道德修养,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请从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中国梦的理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应该怎样做?
25、2015年是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下调经济预期增速,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年,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是每一个中学生应尽的责任,为此,东营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系列活动,下面是几位同学搜集的资料,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新常态,新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 2015年对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力度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削弱权力“任性”,将权力关在“笼子”里,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在动能将更加充分。对外推行“一带一路”,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对内对外两大新策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发展。
【我分析】新常态下的两大新策带给我们哪些思考?(10分)
活动二:新常态,新作为
“2014年东营GDP达到3430个亿,人均GDP在全国名列第二位。东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最大的改革问题就是城市的转型升级,目前东营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对石油的依赖较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建立在农业科技之上的增长率还不到40%,高层次人才缺乏。
【我建议】阅读材料,请你分析东营要加快经济转型面临什么样实际?(2分)并尝试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活动三:新常态,新行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需要政府助力营造氛围,更需要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让青春绽放更美丽的光芒。
【我行动】你怎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融入万众创新的氛围,让青春更美丽?(6分)
26、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2019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等46个重点城市要在2020年年底、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围绕“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开展一系列活动,现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
(3)实行垃圾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落实这一行动?
27、201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30岁的生日。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统计,仅深圳特区30年来就创造了300多个“全国第一”。深圳已经成为了特区的一个排头兵。30年弹指一挥间,而立之年的深圳,是总结也是出发的时刻。面对新的机遇,深圳已开始迈出走向智慧城市的新步伐。
(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了什么?
(3)深圳提出建设“智能城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实施什么战略?
28、 易宗志,男52 岁,澧县张公庙镇高路铺村村民。15年前,易宗志驾驶的货船在洞庭湖遇险,妻子和侄女不幸遇难,欠下了近20 万元的债务。他安葬好妻子和侄女,向借款人打下欠条,外出广东打工。15年来,他就只做一件事情,挣钱还债。当他把欠款还给亲戚朋友时,对方都非常惊讶,说看到他遭遇那么大的不幸,也没打算要这笔钱了。“做人不能丢下骨气和信誉, 撑起这个家,才对得起亡妻,还了欠款才对得起良心。”这是易宗志坚守的做人本色。
(1)易宗志坚持了怎样的做人原则?
(2)我们中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坚守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