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像肥皂泡一样脆弱,有些小如一座城池。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
A.几个妇女相约去看望部队上的丈夫,其中一个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对应和序列的原理已渗入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交错地编织在我们数系的锦绣天衣之上。
C.每次——特别是这一次,他看到天空中的圆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更加强烈了。
D.“珊珊——,我来了!”他大喊着,但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别的,小女孩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俞敏洪说:人活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准确体现这句话内涵的是
A. 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
B. 注重生活品质,让生命更精彩
C. 人要有建树,要活得有尊严
D. 生命要有意义,懂奉献,有担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上市公司的CEO,马鑫德老气横秋地用食指弹了弹烟灰,真带出了一些老大哥的派头,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②我俩本来商量好一起去游览张掖七彩丹霞,我选择的朝南走的路线是正确的,他却南辕北辙,莫名其妙地往北走了。
③近几年中国的电商企业发展迅速,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阿里巴巴和京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年近40的李玉刚站在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上,演唱流行京剧音乐《霸王别姬》,有沉鱼落雁之美,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⑤英国决定采取包括驱逐外交官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以报复俄罗斯涉嫌在英国暗杀其前特工,使欧洲形势战云密布,不绝如缕。
⑥官员面对宪法宣誓,彰显了中国政府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司法制度的决心,也表明了严厉打击舞文弄墨现象的态度。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前,读有关青藏高原的文字,早就悠然神往;现在___________,更是觉得这壮美的山河让我的灵魂腾空而起,翩翩翱翔。
②奸臣当道的情况下,耿介直言,忠贞不贰的臣子,又有哪一个不是___________,危如累卵。
③从表象看,这是一篇揭示青少年成长和教育问题的小说,但文本深处却是指向现代人生存的孤独与精神的___________。
A.身临其境 危在旦夕 迷惘
B.设身处地 朝不保夕 迷茫
C.身临其境 朝不保夕 迷惘
D.设身处地 危在旦夕 迷茫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偎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可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可杀无官职的人;偎假节可杀犯军令者。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与诗
王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千亩桃园美景去的。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高兴呢?市内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
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就是歌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
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为眼前总有人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
她的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这身体能出来吗?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己知道,一点儿风没有,哪会受凉?”
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
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听。”
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
“那是我儿媳妇,她的病不轻呢。”
我说:“哦?”
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
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25岁。就在去年,人家都说是在化工厂做工受了污染。”
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
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中药,拖着。唉,也不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话……”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献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感动,接过花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说:“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到母亲身边,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红晕。
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
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
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
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
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
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儿,想妈妈时,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说:“好!”
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回家去。”
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联办笔会写起,写了小媳妇观看笔会,婆婆讲述原委,一番对话没有多少曲折,但读后令人心酸不已。
B.婆婆两次对我说起小媳妇的“不听话”,表现出她对小媳妇的不满,也体现出她对小媳妇患病无钱医治的一种无奈。
C.“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主持人一语双关,既指小男孩献的花,又赞美小男孩的纯朴。
D.小媳妇向小男孩许诺在桃园里天天写诗、年年写诗,让小男孩想她时就给她送花,蕴含着小媳妇对儿子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眷恋。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出小媳妇热爱诗歌、疼爱儿子、坚强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B.小说借助“我”与婆婆的对话,巧妙地交代了小媳妇的身世和病情,为小媳妇身患重症却仍然热爱诗歌的品质做了重要铺垫。
C.小男孩给母亲献花,并让母亲写那么长那么长的诗给他看,这些细节衬托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D.小说有多处伏笔,如写小媳妇“穿着羽绒衣”“脸色有些憔悴”“你抱不动我”等,与后文婆婆说出小媳妇的病情相照应。
【3】“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小说标题“花与诗”的内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地域、时令,表现了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2)《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3)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中用重章叠句法,多次写芣苢茂盛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写采摘过程中,从茎上成把地握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写采摘得很多,只得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2)杨万里《插秧歌》中,用比喻手法刻画环境,反衬插秧时的紧张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农人忙于劳作、无暇吃饭休息的样子。
9、填空题。
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___________”;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修养,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植曾慨叹“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 两句简洁地描述了阿房宫被烧毁的情形。
(3)《三峡》中,郦道元写出三峡雄伟险峻。山,连绵不断,“______”;崖,“______”,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表现出对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渴望。
(2)《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但知道这是不可能马上得到的,只能“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耕织叹(节选)
赵汝鐩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采用古体,朴实而厚重,而且通篇用仄声韵,给人一种郁结难伸的感觉。
B.“往来逻视晓夕忙”写出了农夫不断地往来巡视,放心不下,惟恐出现差错。
C.“香穗垂头秋登场”,表现“农民一年辛苦,终于迎来了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D.全诗写法上是直陈其事,有铺垫,也有升华,语言凝练雄健,较能打动读者。
【2】本诗感叹农民的不幸,用词形象传神,并带有情感,试予以分析。
13、 诫子书
诸葛亮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⑤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⑥则不能励精⑦,险躁⑧则不能治性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⑩。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简述)
①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军中,年五十四。有《诸葛亮集》。②修身:修养自身,修炼自己的人格。③澹泊:恬淡寡欲。“澹”同“淡”。无以:不能。明志:昭明志向。④致远:达到高远的目标。⑤广:扩展。⑥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⑦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⑧险躁:冒失浮躁。⑨治性:陶冶性情。⑩接世:即济世,指服务于社会。
(阅读指要)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为诫子立志而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写的一封信。这篇80多字的短文,充分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在文中,作者运用了正反说理的方法,把道理说得十分透彻。前半篇着重于正面说理,告诫儿子要静心学习,增长才干,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后半篇侧重于反面训导,告诫儿子要力戒淫慢、险躁,不要虚度年华、终身碌碌无为。篇末的反诘,发人深省,有着深刻的警世作用。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文字精炼,言简意赅。文化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已成为经典格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译不衰。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 (2)俭以养德(________)
(3)淫慢而不能励精(________) (4)意与日去(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致”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享无穷逸致矣 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俭以养德”中“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非淡泊无以明志”中“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吾得兄事之
C.余嘉其能行古道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3月21日,兴华中学高三班会课上,班委会计划收看中央电视台“主播说联播”节目,并组织同学讨论。
事件一: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
康辉(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评论:对话要比对抗好。通过这次战略对话,中国传递出了自己的声音,更展现了中国和这个世界互动的基本原则: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已经不同了,今天,我们无需仰视,也不会接受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的力量。
事件二: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
康辉评论:打开这些文物“盲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震撼”,是惊艳,这也再次告诉了世界,中华文明是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底气所在。
事件三:3月21日,是一个节气,(2021年的)春分。(春分是农耕的重要时节,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康辉评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只要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强的自己,就永远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我们。
“闻天下,定家邦”。作为班会主持人,请联系生活与实际,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围绕“主播说联播”的主要内容,写一篇800字的班会开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