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兰州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给下面三则时事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2023年8月,河北博物院举行“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展演展示活动,井陉拉花、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等极具河北特色的非遗民俗精彩上演,尽显非遗民俗魅力。

    ●杭州亚运会中饱含了中国传统宋韵文化的“江南忆”吉祥物、“湖山”奖牌和“薪火”火炬等惊艳了世界。

    ●甘肃省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沉浸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

    A.助力乡村振兴、夯实文化根基

    B.中西文化交流、展示融合之美

    C.构筑中国价值,树立诚信之风

    D.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 2、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小夏搜集到一幅漫画(图)。你认为要达成他所说的目标,政府必须(     

    A.凸显管理职能,做到权力集中

    B.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公正司法

    C.彰显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科学立法,坚持良法善治

  • 3、“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启示我们建设法治政府要(     

    A.科学立法,体系完备

    B.依法行政,执法严明

    C.严格执法,杜绝犯罪

    D.公正司法,廉洁高效

  • 4、2023年12月18日 ,甘肃某县发生6. 2 级地震 ,残疾拾荒者胡某为灾区捐献钱物 5 万余 元 。他自 2008 参加公益活动以来 ,陆续捐款超过了100万元 。他的善举(     

    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 ”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④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民主决策产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A.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就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D.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下列古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A.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7、“立国之道,唯在富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同步富裕方向前进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党的庄严承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要求两岸同胞(     

    ①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③实现心灵契合,增强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向同时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历史典故与其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应不正确的是(     

    A.“张良拾履”——尊敬师长

    B.“管鲍之交”——勤劳勇敢

    C.“卧冰求鲤”——孝敬父母

    D.“一诺千金”——诚实守信

  • 10、某同学在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注意到人口部分的数据表。下列论断与图表数据最相符的是(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比去年(%)

    全国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岁)

    16-59岁(含不满60岁)

    60周岁及以上

    其中:65周岁以上

    141175

    92071

    49104

    7220

    668969

    25615

    87556

    28004

    20978

    100.0

    65.2

    34.8

    51.1

    48.9

    18.1

    62.0

    19.8

    14.9

    下降0.4

    增加0.7

    注: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A.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B.我国人口呈现男女比例性别比偏高的新特点,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C.我国老龄化加剧,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D.我国人口增速趋缓,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国情

  • 11、针对某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而企业污染依然严重的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政府加强监管,做到司法公正

    B.国家优先发展经济,然后保护环境

    C.企业创新创造,坚持绿色生产

    D.人民群众关注民生,严惩违法企业

  • 12、读漫画《享受便捷》,政府部门坚持社保服务的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并行,旨在(       

       

    ①提升公民民主意识②加强社会文明建设③确保权力合法运行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3、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倾听中国声音,感受不到创造发展的“中国奇迹”。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关心、帮助灾区人民是政府的职责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④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6、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阅读中华经典,养天地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成长十分必要。下列关于中华经典与推荐理由恰当的是(     

    A.《论语》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道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可以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理由:青少年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读书,让我们从中获取坚毅、勇敢和自强的品质。

    C.《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读这样的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有利于文化积累。

    D.《雷锋日记》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合集。

  • 17、九年级学生小兰搜集了以下时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认为最贴切的(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A.科技创新

    B.良法善治

    C.改革开放

    D.民族团结

  • 18、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材料说明我国(     

    ①人口总数下降②人口增速趋缓③新生人口增速放缓④人口素质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面貌的生动描述。只有民族团结,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浓,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     

    ①维护祖国统一

    ②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快速缩小民族地区差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院士,甘愿隐姓埋名六十年,为国铸盾。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下列古语与钱七虎院士表达的情感相契合的有(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教育惩戒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承接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惩戒,有“法”可依。

    据此,有人认为:“治理国家,依靠法治比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更有效。”这个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 22、观点评析   明辩是非

    20218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针对这一法律条款,九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等搜集有关资料,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刚:实施“三孩”政策就没必要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了。

    小美:实施“三孩”政策是对生育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

    请任意选择小刚或小美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予以简要评析。

  • 23、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

    围绕这个问题,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祖国大地处处变化,经济发展依然关键。

    创新铸就民族梦想,你我担当勇创辉煌。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心连心 守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近平致力于增强各族人民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他一再强调“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党和国家确立并实施了哪些民族政策?

    (2)为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同师生代表座谈时讲到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道理谈谈你对段话的理解。8分

     

  • 2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12分

     

  • 27、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填“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夏因心情不好,到操场大喊大叫,乱砸体育设施。( 

    理由:

    (2)王霖以学生应以学习为重为由,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理由:

  • 28、一个渔夫从海里得到一颗大珍珠,他欣喜若狂,可拿到家里一看,他发现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这让渔夫觉得很不舒服,他想,如果能将这个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得完美无缺,成为无价之宝。渔夫便开始试图去掉黑点,可剩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利掉一层,黑点还在,刺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1)这个小故事警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自己?

    (2)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