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已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下列现象中,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绝不能
①浏览新闻、查询学习资料
②沉湎于网络游戏、无谓聊天
③用电子邮件发送学习情况
④看黄色电影、发骚扰信息
⑤网上购物、学习、看病
⑥网上行骗、传谣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2、下列对于“冷战”描述最准确的是
A. 用局部战争的形式打击亲苏势力 B. 联合资本主义国家包围苏联
C. 用经济援助的手段恢复西欧经济 D.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3、下图是1955年4月18日《文汇报》刊登的头条报道《率领代表团到达万隆——周总理发表谈话》,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方针? (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4、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雅典。最终雅典人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人决战。做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执政官 D. 陪审法庭
5、自汉和帝开始,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朝代中后期的历史,成为该朝代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北宋
6、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汉漠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资本论》
7、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霸权主义仍然存在
8、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
D.恢复了工业和生产
9、“列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国民党将反对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上述材料说明
A.反对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B.近代各阶级的革命目标具有一致性
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D.帝国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10、有学者评论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时说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提出这一伟大理论的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迪生
11、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辈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时间,1839年
事迹;缉查烟贩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
事迹;缉查烟贩虎门销烟
A. 郑成功
B. 林则徐
C. 左宗
D. 邓世昌
1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宪章运动
C.里昂工人运动
D.巴黎公社
13、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恐怖主义猖獗
B.环境污染严重
C.贫富差距悬殊
D.毒品走私泛滥
14、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有效地抵御了德国的空袭,进行了不列颠战役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人民团结作战
C.苏联红军对德、日的打击
D.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5、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错误,列宁
A. 发动十月革命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实行五年计划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6、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7、“上帝创造万物”的思想曾经根深蒂固过,一部著作的发表彻底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这一思想的根本改变归功于下列哪一位生物学家
A.达尔文
B.牛顿
C.玻利瓦尔
D.托尔斯泰
18、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900年为2 000万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19、( )以后,从欧洲至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新航路开辟
20、解读历史地图是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图中,可以得到最全面准确的信息是( )
A.北方民族的内迁
B.南方地区的开发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2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22、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3、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4、__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使用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6、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27、内战爆发:
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8、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事件_____
29、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0、谋求世界政治、经济的和谐有序的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
_______会议上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95年1月1日,________(全称)成立,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31、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2、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
(辉煌的历史)
(1)西汉时形成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破碎的梦)
(2)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请问中国“破碎的梦”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梦醒时分)
(3)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圆梦之旅)
(4)1927年,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
(富强的梦)
(6)邓小平用自己的炽热,再次诠释了“中国梦”,一个富强的梦,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这个梦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
(团圆的梦)
(7)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是“中国梦”的升华。无数华人在观看现场直播时,不禁潸然泪下。百年耻辱一朝雪,这得益于哪个英明的基本政策?
33、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34、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推动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进了有利条件。
——王加丰(强国之鉴》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黃仁伟《大国兴褒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大国之谜, 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哪部历史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归纳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别实施了什么政策?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5)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