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A.“阶级斗争”
B.“真理标准”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2、“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 )
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统治 B.美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C.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 D.法国大革命开始爆发
3、小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定的主题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与巩固”。下列资料和他的研究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亚历山大二世传》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杜甫的这首诗赞颂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5、下列哪一部法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6、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封建王朝。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这一进程
A.解决了非洲的贫困问题 B.彻底消灭了霸权主义
C.使非洲摆脱了殖民枷锁 D.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
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清代的极权政治》、《从南书房到军机处》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 论分封制的功于过
B. 八股文的危害之我见
C. 浅谈科举制
D. 浅析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8、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A.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意味着华约建立
C.欧洲复习计划实行 D.标志着冷战开始
9、下列内容能够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筹建北洋海军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开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0、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下列哪一幅传世名画,描绘了这一生动的历史场景:
A.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B.阎立本的《步辇图》
C.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1、1939 年 5 月 1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写的纪念某一运动 20 周年的文章中说“由于那个 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个壮大了的阵营。”毛泽东 说的“那个时期”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南昌起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2、在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3、“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对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之教”创立于战国,在西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B.“中国之政”由秦始皇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奠定基础
C.“中国之境”在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安定边疆而奠定基本版图
D.“中国之教”为“中国之政”和“中国之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1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C. 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宰世界
D. 世界格局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15、下面是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1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的“开元”指的是(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17、下面关于爵士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爵士乐起源于黑人音乐
B. 即兴演奏使爵士乐形成了多种风格
C. 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
D. 爵士乐先在欧洲流行,而后传到美国
18、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 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 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C. 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D. 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9、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机器设备的出口状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大危机有利于苏联打开世界市场
B.苏联工业化建设对外依赖性很强
C.苏联的发展为危机中的西方国家提供了市场
D.学习和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工业化的唯一途径
2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秦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2、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时代”。
24、受历史、_______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_________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_________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________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25、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26、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7、1936年,日本 _____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
28、内战爆发:
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9、印度民族大起义
经过:
(1)时间、参与者:________年,印度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________也参加起义。
(2)领导人、经过: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________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30、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3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
3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33、学习完两单元知识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 出现失误”请你结合此线索回答问题。
(1)土地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2)“ 制度确立” 是指什么制度?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3)“ 出现失误” 是指出现的哪些失误?
(4)谈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34、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1)联系上面图片,回答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什么突出的成就?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主要有哪些?
(4)有人认为: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苏联的发展只能起到阻碍抑制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