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据此可知经济特区是
A.实行特殊的政治管理制度
B.不利于增加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D.特区事务我国政府不能完全依照我国法律处理
2、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3、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移植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以此向私人企业示范。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材料表明日本
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D.改革中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4、同学们将下列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①③
5、清朝前期的商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B.吴江县的盛泽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大都市
C.晋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D.徽商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6、《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以下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在这种数据对比下,中国提出的应对方案是( )
A.实行“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提出“大跃进”,实行全民大炼钢 D.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和技术
8、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9、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10、(当时)维新派毕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他们的变法主张代表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方向……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思潮是( )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追求民主 D. 维护帝制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下列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A. 二战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 B.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英对日宣战
C. 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 二战结束标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12、19世纪末期,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2400万元,较之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A. 清政府被迫扩大开放通商口岸的范围 B. 帝国主义获得资本输出的特权
C.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工厂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圣诞节”和“十字架”与下列哪一种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4、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15、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富商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产,还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材料表明
A.城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B.城市封建势力受到较大冲击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生活富裕
D.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欧国家形成
16、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 )
A. 丘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马歇尔计划”提出 D. 北约组织建立
17、下图人物是一位启蒙思想家,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他是
A. 莎士比亚 B. 伏尔泰 C. 牛顿 D. 达尔文
18、为了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
A. 提出“仁”的学说
B. 主张“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
D. 主张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19、他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是,他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最后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他是( )
A.路易十六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查理一世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通过长达半年讨价还价,确立了世界“新秩序”,这一秩序相关的“和约”是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开罗宣言》 D.《凡尔赛和约》
21、 挺进大别山标志着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23、冷战的表现:军事上: —— 。
24、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事件_____
25、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
27、治世可鉴,复兴必成。
(1)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
(2)刘秀在位末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得以发展,史称 。
(3)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
28、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29、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_______。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__。城市的环境_____。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______。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_____也在发生着变化。
30、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31、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宋元时期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变化。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大提高,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巨大影响。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32、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4、[政治专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
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
材料二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l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答出两点)
(4)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四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5)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