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2月7日,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在高铁上,乘客可以网上聊天、网上交易。人们感慨,网络生活真是无处不在!这表明我们正处在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铁路时代
2、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这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这一事件是( )
A.禁烟运动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4、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
A.希腊
B.英国
C.古罗马
D.法国
5、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种风尚的是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
6、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下列关于佛教表述错误的是( )
A.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B.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C.创立于巴勒斯坦
D.主张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8、下面所列举的古代国家,其版图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
①古埃及王国 ②罗马帝国 ③亚历山大帝国 ④法兰克王国 ⑤阿拉伯帝国 ⑥拜占庭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9、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马丁·路德·金意在强调1787年宪法( )
A.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激发了美国人民反英斗争的积极性
C.深深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D.设计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制度
10、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指导了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工作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1、对如图正确的时空定位是
A.奴隶制时代北非
B.奴隶制时代东亚
C.封建时代西欧
D.封建时代西亚
12、中世纪西欧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中,行会的组建有利于( )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威胁的是
A.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争霸
B. 英国的外交政策
C. 美国和德国的崛起
D. 英法的衰落
14、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5、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荷马
16、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出现了物品交换
D.会人工种植水稻
17、公元2世纪,帝国进人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 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实现了土地公有制的目标
D.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战或生产的积极性
19、木宫泰彦在《中日交通史》一书中说∶“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模仿唐制”的最典型例子是
A.大化改新 B.幕府制度 C.明治维新 D.1861年改革
20、新航路地开辟是世界史的开端,是世界连成一体的发端。对中国而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没能把世界真正连在一起。17-18世纪的欧洲却开启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举动,虽然其出发点让人不屑一顾,那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主要有( )
A.葡萄牙和英国
B.意大利和英国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意大利和西班牙
21、________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位于________流域。
22、观察下边地图,在图中2个方框内填出下列2个史实的英文字母代号: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23、_________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24、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战争带来众多变化。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千年帝国拜占庭最终灭亡。
(2)19世纪初, (历史人物)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943年2月结束的 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26、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时间,此次战争的导火线是______。
27、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_____局面。
2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对应的国际会议。
(1)调整了一战后的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2)调整了一战后的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4)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9、________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________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拓者。
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后,__________担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以__________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权后,将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31、步入近代人和世界被发现的事件。
3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流行于什么时期?哪个大洲的谚语?含义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①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②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的是什么宗教?
34、综合探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1)材料一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相关条约名称。
(2)结合地图分析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从地域上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3)据材料二指出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此后先进的中国人对清朝廷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三学习“利器”的这场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创办了不同类型的近代工业,分别举一例。
(5)材料四中的“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事件?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最终找到的救国真理是什么?这个救国真理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举一例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