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在《告苏联人民书》中强调:“我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定会与欧美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所有维护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奴役和奴役威胁的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不久之后,各国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
A.协约国集团 B.北约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联盟
2、当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后,很快将法西斯战火烧到了非洲地区。非洲人民陷入这一灾难开始于 ( )
A.1933年 B.1935年
C.1938年 D.1939年
3、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A.汪辜会谈 B.北平和谈 C.西安谈判 D.重庆谈判
4、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为达到这一目的,后来日本制造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5、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法国政府将在巴黎举行隆重的周年性纪念庆祝活动。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次活动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拿破仓法典》的颂布 B. 巴公社的成立 C.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6、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逞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苏联模式的弊端 B. 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
C. 西方国家策略得当 D. 西方经济实力雄厚
7、下列历史人物及其成就中,不属于英国的有几个:
①文学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②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改进
③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研究了《人口原理》
⑤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辉煌的人类文明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佛教 D. 广义相对论
9、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C.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D.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10、“万隆会议、非洲独立年、收回巴食马运河主权”。如果要给这三个知识点确立一个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A.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B.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 新兴力量的崛起
D. 欧洲的联合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 )
①美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③日本实行非军事化 ④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④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妇女最主要的参政方式是议会请愿和发表公开言论。妇女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参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英国妇女的女性意识,促进了她们的自我觉醒,有利于引导她们走向自我解放的道路。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给英国妇女提供了参与政治事务的契机
B. 妇女在家庭的从属地位根本上得到解放
C. 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
D. 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15、“1991年岁末,莫斯科风雪弥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已不见印有锤子和镰刀的鲜艳红旗”。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失败
B.巴黎公社失败
C.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D.苏联解体
16、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17、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因此,苏联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针锋相对建立经互会
C.与中国结成同盟 D.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1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9、一副关于美国的对联,上联:废旧制扫清发展障碍,下联:反分裂奠定强国基石。你认为最适合的横批是( )
A. 独立战争 B. 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90年代以来,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这直接得益于
A.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 B.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
21、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2、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4、冷战的表现:军事上: —— 。
25、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________、英国、美国5个________和10个________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________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26、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7、二战后,____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8、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9、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第一次________,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________的精神,被称为“________”。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________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________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________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30、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32、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通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3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 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