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贵州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跋涉                           鲜活                    共鸣                    魅力

    B.搜寻                           纠葛                    精华                    陌生

    C.阅览                           钟情                    优雅                    消磨

    D.画相                           帐幕                    竞争                    稀罕

  •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等的典例。

    B.首辅,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

    C.削籍,朝廷对官员的处罚方式,官员登记在册,因获罪从官名册中除名即为削籍。

    D.出阁,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泛指女子出嫁;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 3、下列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实。

    A.qĭn)忘食 B.zhēn)于至善

    C.zhuō)越 D.)实

  • 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修复长城是一份既危险又辛苦的工作,工人们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誉,他们在用汗水和勇气,维护着长城的荣光。

    ②电视剧《红高粱》里,于荣光扮演了一个另类的县长,这个生逢乱世的县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以亦庄亦谐的处世态度,认真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③有关专家指出,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实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将培育指标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分阶段科学推进。

    ④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在海外遐迩闻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

    ⑤如今大街小巷各种小广告泛滥成灾,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广告大多良莠不齐,既误导消费者,又污染环境。

    ⑥一家数口来到长安,他的负担更重了,加以几年来水旱相继,关中大饥,他在杜曲附近虽有些微薄的“桑麻田”,也无济于事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⑥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本报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是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B. 我的犬子和郭老师的爱女是郎溪中学的同班同学,他们正刻苦学习,尽力为学校争光。

    C.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观看校园戏剧节别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俘(节选)

    韩少功

    一九三四年,我们独立师在沙寨一仗,一番激战,最终吃掉了老蒋的一个旅,敌旅长赵汉生来不及自杀,被我师生俘。亏了红军的不杀俘虏政策,他被交给我们连收押。

    他很怪。戴着一副眼镜,天不亮就起床,一个人在牢房里出操,原地跑步,俯卧撑……接下来,盘腿闭目,叽里咕噜念念有词。

    我以为他癫了,忙去告诉师长罗东。师长就跟着我到牢房外听了一阵。

    “没什么,他在背总理遗训。”

    “好多之乎者也呢。”

    “那是背唐诗。”

    “唐诗?”

    师长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唐诗,师长也哼了几句。我知道,师长读过不少书,行李里一大半是书,大家都说他有孔明之才。

    我有了主意,“我们连正少个文书,留了他也好。”

    “文书?大材小用了。他洋墨水都喝过的。你晓得什么!”师长因为有事,匆匆走了。我身后传来怯生生的声音:“长官……请问,刚才是谁在此吟诗? ”

    “我们师长。”

    “罗东?”

    “你也叫他的大名?大胆!”

    他摇摇头,“可惜呀。当年在广州,我拜读过他的文章。北伐时攻打岳州,他率部为我解过围。他可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

    几天后,发生了所谓“抢粮事件”。其实,说抢真冤枉。我们在一些寨子里筹粮,都是给了大洋的。只是个别人动作语气粗鲁一些了……我是后来听说的。

    师长闻讯赶来,脸色铁青一到就命令集合。

    全连排好了队列。一看师长脸色,就知道大事不妙,一个个都屏声敛气的。

    师长两手一叉腰:“抢了粮的,给我站出来!”

    没有人动。师长盯住我的脸,“你这个连长不错啊。”

    我急急地分辩:“报告师长,我们给了钱的,没有抢!”

    “胡说!明火执仗,不由分说,这不是抢?”

    我委屈地大喊:“揭不开锅了,你要我这个连长怎么当?”

    “当不了就说当不了。要当,就给我正正派派地当。我要的是红军连长,不是山大王!”

    结果是,我被推进禁闭室。更气人的是,我与赵汉生关在一起。

    赵汉生很奇怪,扶扶眼镜问是怎么回事。见我懒得理,又缩回墙角不再言语。

    大概三更了,月光飘流在山谷中,照得房门口两块破瓷片发亮。我被摇醒了,睁眼一看,只见一张长脸,还有眼镜片被月光映出的光点。

    “兄弟,醒醒……”是赵汉生。

    我翻了个身,不想理他。

    他做了个示意轻声的动作,轻声说起来:“你是堂堂红军长官,为了弟兄们吃饭,竟然横遭禁罚,大祸临头,我看着都愤愤不平。你也是七尺汉子一条,难道就这样逆来顺受?”

    “什么意思?”

    “只要你同意,我们今晚就……”他比比画画起来:“这墙我看过了,是土砖墙,尿湿就可以挖穿。你知道哨位、口令,熟悉地形和情况。引个路,怎么样?汉生不才,但重情重义,决不会亏待你。”

    我明白了。

    他把头凑得更近:“你仔细想想吧……”

    我一耳光把他打得飞了出去,大概眼镜也不知去了哪里。“狗杂种,主意打到你爷爷头上来了?我能往哪里去?我一家八口被你们杀了七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不跟着红军,有什么活路?”

    我不记得还骂了些什么,只记得我扑过去,两只拳头擂鼓一般,把他一顿痛打猛揍,一边打还一边骂:“看你跑,看你跑,看你不老实……”直打得哨兵慌慌地跑来拉动枪栓。

    师长来了。

    他让哨兵开了门。“赵先生这些天委屈了,我们吃糠菜,没法给你白米饭。等条件好了,我请你下馆子。”

    被我打得缩在墙角的赵汉生受宠若惊:“不敢不敢。”

    “今天想不想走盘棋?”

    “你知道我会下棋?”

    “你公文包里不是有棋么?”师长与赵汉生说到棋,似乎是老朋友,越说气氛越轻松了。看着他们在地坪里坐下,叭叭叭摆开棋局,我忍不住插进去嘟哝:“师长……”

    师长懒得看我。

    我结结巴巴地说:“师长,我想通了,我们错了。都怪我野性子没改。”

    赵汉生笑着看了我一眼,“这位兄弟虽是个粗人,对贵军倒是忠心耿耿。罗先生治军有方啊。”

    师长冲着他一笑,“他打了你一顿,你不生气?”

    “各为其主么,不打倒是不义了。就凭他这顿拳脚,要是在我的手下,我会给他记功的。”

    “好,”师长盯了我一眼,“看来你们不打不相识。今天呢,我给赵先生一个面子,处罚暂免,责令你戴罪立功,怎么祥?”见我眉开眼笑跳了起来,又大声喝住:“你把人家眼镜打坏了,不想个办法?”

    我费了好大的劲,给赵汉生找来一副眼镜。我去送眼镜的时候,师长正与他一边下棋一边聊天,不过话题似乎与象棋没什么关系。

    师长说:“你们口口声声奉行三民主义,口口声声剿匪安民,事实不是很清楚吗?谁在安民?谁在祸民? ”

    赵汉生脸色微红地分辩:“国军中确有害群之马。鄙人对国军的腐朽无能和风纪败坏,也一直痛心疾首。”

    师长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军人自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前途为重,不然就是军阀,就是盲人瞎马。志士仁人从来胸怀天下,仁义之师从来是顺从民意,除奸革弊。你既为总理信徒,岂能不排是非,不从真理? ”

    赵汉生这一回没有言语。

    师长一个沉底炮,贏了最后一盘,三打两胜,然后休战。临走前,他叫来警卫员,取来一包卤水豆干和两块肥皂给赵汉生。我看得出,这时,赵汉生眼里隐隐透出慌乱和感动。

    (节选自韩少功小说集《同志时代》)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一段寥寥数笔,简洁明了,清晰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说明了小说中相关人物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

    B.赵汉生战败后被生俘收押,一方面与红军不杀战俘政策有关,同时也表明了师长罗东与赵汉生素有交情,不忍将其杀害。

    C.为解决连队士兵吃饭问题,“我”带领士兵到一些寨子通过购买的形式筹粮,这反映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

    D.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故事,同时“我”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串联起小说的基本情节。

    2本文善于设置悬念,请找出三例并作简要分析。

    3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面的,而非简单地以好坏来论断。请选取小说中的人物“赵汉生”或“我”,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使木材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出的圆,“____________”,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时,经过短暂停歇后又转为高亢激越。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认为,即使处下生死之间,面对一点食物,如果吆喝着给予,那么“______”;如果“______”,那么乞丐也不会接受。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里点明地点、时节,渲染凄凉的气氛,表现诗人寂寞孤独的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阿房官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官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涉及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坚守干净正直的节操,传承古代圣贤的美德,屈原在《离骚》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启发当代青年思考守正不阿的重要性。

    (2)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说有各有各的乐趣而他自己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的原因是,“古之圣人”“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⑶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⑷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⑺人事有代谢,__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__________,则无不治。是以圣人终不为大。(老子《道德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注】①元祐年间党争剧烈,晁冲之受到牵连,被迫离京隐居。当年诗朋酒侣亦均遭困厄,天各一方。②西池:在汴京西郑门西北。宋时为贵族游赏聚会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两句回忆往昔与好友欢聚的场面,种种乐事都浓缩在“多少”二字中。

    B.“别来不寄一行书”写出昔日朋友星离云散后音信断绝的现状,有着无尽的感伤。

    C.“寻常”二句暗含假设语气,设想再见好友的情况,以此表达久不联系的生疏感。

    D.本词由往时欢聚写到今日分离,再由分离写到梦思,可谓层层转进,匠心独具。

    【2】许昂霄《词综偶评》评论“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二句:“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请对此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见解和主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大厦矗立,雄伟壮观,这是显功;地基牢固,深埋地下,斯为潜功。光彩夺目的显功离不开累积潜绩,如果急于求成,重显功潜功,就不能打牢地基,那么所谓大厦就只能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其实,要想做好一件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显功”“潜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