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的堂训是:“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堂训的精髓在于( )
A.以礼待人
B.祖传药方
C.诚实守信
D.无私奉献
2、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
A.博览“群息”
B.节省写作业的时间
C.“信息节食”
D.利用所有的时间测览网上信息
3、2023年度“高邮好人”王万亮曾两次偶遇火灾险情,危急关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奋勇救火解除危机,成为世人交口称赞的“火场侠者”。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A.服务社会要敬业爱岗
B.服务社会要尽力而为
C.承担责任要珍惜生命
D.承担责任必能远名扬
4、全民反诈行动,需要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以下情况中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 )
①老师公布自己的微信号并让你转告家长
②短信收到“中奖通知”,并要求你点击链接进行注册
③过节期间,家人们互发红包庆贺节日
④自称店家所售产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索要你的身份证等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一对年轻夫妻靠手机贴膜的手艺三年间买了两套房。勤劳加诚信,使不起眼的手机贴膜手艺成了发家致富的途径。无独有偶,社会上还有月入过万的快递哥,日薪超白领的泥瓦匠,万元难求的月嫂。如果让你给以上材料选个主题,下面哪个合适( )
A.只要努力奋斗,人人能赚大钱
B.劳动创造未来,实干成就梦想
C.把握大好时光,安享学生生活
D.关心国家发展,担负历史使命
6、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对此,你认为( )
①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②维护国家安全只是国家安全部门的事
③公民要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维护国家安全责任重大,我们无能为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用来灌溉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如果你化身为当地官员,该怎样做( )
A.理解农民不易,每次决口都筹集资金修复堤坝
B.为了保护大渠和生态环境,不许任何百姓种田
C.摆事实、讲道理,寄希望于百姓的自我反省
D.建立监督、提醒、奖惩等机制并引导百姓,使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8、“您所拨打的手机实名登记机主已被人民法院发布为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段铃声是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全省5865名失信被执行人设置的“失信彩铃”,“老赖”的亲属、朋友等只要拨打他的手机就能听到这么一段铃声。专门为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 )
①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②有利于督促失信人履行义务
③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④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则古语。老师展示这些古语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 )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善者,以有礼也。”
---《安子春积》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10、“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1935年引入中国,但后来泛滥成灾,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到处寸草不生,故有“霸王花”等恶名。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影响我国( )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11、小东在学习完《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时,绘制了下列图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 )
①要敢于斗争,能够以暴制暴 ②应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③可向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咨询 ④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淄博烧烤”火爆全国,“村BA”全网火出圈……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和村镇凭借独特资源和网络传播,成为旅游消费热点风向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表明( )
A.有了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
B.网络为科技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4、李某在网络游戏中以“赠送游戏皮肤”、“低价购买账号”等名义,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先后骗取5名未成年人的钱财共计6万余元。李某最终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下列内容解读不正确的是( )
①李某的诈骗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刑罚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③惩罚李某的犯罪行为,这种威慑力能够根除网络诈骗行为
④李某的诈骗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学生小林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小林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是我国著名防空武器专家,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C.个人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D.只有名人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17、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帮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②我们关爱他人的目的是得到他人的关爱
③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④关爱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发现他人发微信朋友圈恶意辱骂自己→截图保存证据→纠结好友围堵辱骂者
B.楼上邻居家总是噪音不断→找楼上住户反映问题未果→自认倒霉默默承受
C.小明上学时被小汽车轻微撞伤→与驾驶人员和解未果→在交警部门的调解下解决纠纷
D.琪芮家楼上漏水→找到居委会进行调解未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9、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下列做法能够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
①在网上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反“台独”倡议
③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
④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思维导图是我们整理知识的有效工具。下图中有一处错误,该错误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1、辨析:作为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如何应对不法侵害,大家展开讨论。
22、2017年4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爆料图片中有四名游客,包括两名成年游客及两名儿童,一名男性成年游客手中持有扎雀羽毛。孔雀开屏很漂亮,可却有游客去拔孔雀毛,如此不文明的行为让人纷纷指責。不文明的游客从来都不缺乏,在公园中游玩,随手就将花摘了,或在公园涂上“到此一游”,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受诟病,尽管如此,不文明行为并未得到完全杜绝。阅读上述材料后,有人认为,不文明行为只会损害自身形象。
这种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3、辨析题
上自习课,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波澜壮阔的中国画卷,我们的幸福生活与辉煌成就,没有哪一件不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劳动。从复兴号到大飞机,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领域、海工领域,到芯片、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无不是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凝结而成。
(1)从材料一中概括劳动的作用。
(2)美好生活,劳动创造。请列举你参加过的劳动。
材料二 我们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将所有"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3)实现梦想,需要发扬什么精神?青少年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25、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1)“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什么意识?
(3)捍卫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怎样做?
26、小红原本是一个文静、优雅的学生,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后来小红开始盲目地追星还染黄头发,去歌舞厅、赌博等,许多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出于好奇,她又染上了毒品。并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处罚。
(1)小红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2)小红发生变化的过程对我们有何警示?4分
27、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重庆市交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呈下降趋势,老百姓也切身感受到了车辆礼让行人的好风尚。但同时,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并未好转,甚至有增多的趋势。
(1)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有什么意义?
(2)请简要评析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
(3)“车让人,人守规”是对生命的尊重,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请你就“文明出行”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28、 案例:15周岁的初三学生陈某,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偷同学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他非但没有改正,反而经常在校外偷窃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如果你是法官,请你为陈某案例的最终判决给出判定理由(或依据)
(2)陈某的案例给成长的我们哪些启示?
(3)针对案例,请设计一种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