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4、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5、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6、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7、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8、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10、在听老师直播课时,只要是父母不在家,小轩就会偷偷地打游戏。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 材料一:我国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我国河流三分之二左右受污染。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0,仅城市坐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
材料二:2019年3月21日人民网报道:最近一段时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持续时间长、范围大、污染重的区域污染过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截至2018年10月26日,我国人口总数是:1,405,372,8 34占世界人口18. 82%,排名第一。
材料四: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1)前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始终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2)材料三说明了我国人口方面的重要国情是什么?
(3)材料四中提到的绿色发展就是要建设什么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我国要建设哪两型社会?
(4)走绿色发展道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14、阅读材料,结合《历史启示录》《公共利益》,简要回答问题。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多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截至4月1日18:30 ,30名失联扑火队员遗体全部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清明时节,除了祭奠先烈,我们也不会忘了那些和平时代奋不顾身的当代英雄们!
(1)我们可以从凉山救火英雄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请你谈一谈这些优秀品质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影响?
15、 探究背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了进一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函,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如:
① | 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万国咸宁 |
② | 计利当计天下利 |
(1)上述名句蕴涵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哪一核心内涵?
探究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8 年 5 月 9 日,国家剛主席王岐山出席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中非历来患难与共、相互支持,中国愿以自身发展助力非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中国愿以自身发展助力非洲发展有何意义?
探究三:某班同学,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其中还有几位少数民族同学,因风俗习惯、生活背景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同学们经常有矛盾,影响生活和学习。
(3)紧扣材料三,请你谈谈怎样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16、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环境污染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请你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7、材料一: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材料二: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入探索,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道德建设,挖掘、宣传我省的优良家训,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主题人物暨家庭故事推广表彰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举办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及家庭故事推广表彰活动,倡导建设文明家庭有什么重要意义?
(2)时代变迁,家风发展。你认为传统家风应融入哪些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