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许昌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

  • 3、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研磨胆矾

    B.刻划金属

    C.石墨导电

    D.燃烧甲烷

  • 4、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①拉瓦锡 ②门捷列夫 ③阿伏加德罗 ④道尔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 5、下列海洋利用或开发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从深海中得到锰结核

    B.降压使水沸点降低

    C.利用海滨砂矿得到钛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3

    D.④

  • 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它们的性质相同

    C.铝比铁性质更活泼,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 9、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只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10、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

    B.Mg+O2MgO2

    C.2Mg+O22MgO

    D.2Mg+O22MgO

  • 11、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 和3.6g H2O,另取1.6g 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2.4gO2,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A.CH4

    B.CH4O

    C.C2H4

    D.C2H4O

  •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黄金和黄铜——观看颜色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

    D.蒸馏水和矿泉水——闻气味

  • 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粉

    D.红磷

  • 14、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甲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1:2

  • 1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2KMnO4K2MnO4+MnO2+O2

    B.4P+5O22P2O5

    C.2CuO+C2Cu+CO2

    D.NaOH+HCl=NaCl+H2O

  • 1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 17、2021年两位科学家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加入了催化剂后的某反应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都发生了改变

  • 18、现有某镁样品2.4g,可能不含杂质,也可能含铝、锌、铜等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x的值为0.2

    ②该镁样品中若含杂质,则一定含有铝

    ③M点对应的溶液质量

    ④N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含有2种、3种或4种溶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9、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图。已知甲和丁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的质量(g)

    0

    21

    待测

    9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B.反应中的甲、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后丙的质量为9g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试剂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 2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燃烧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22、取木炭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红色粉末

    C.N点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g-bg

    D.0~t2min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 23、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24、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C.H2O 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2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 26、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牛奶

    C.84消毒液

    D.蒸馏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________氧气

    反应.请写出木炭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请写出区分它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Ca(OH)2=CaCO3↓+H2O.(写一个即可)

     

  • 28、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在盛有少量MnO2的容器中加入含H2O230%的双氧水,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2H2O22H2O+O2↑。实验室可用此方法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实验室__________的装置(填固固加热或者固液不加热)。

    (2)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Mn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较有哪些优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 29、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武德合金  C.碳酸氢铵 D.酒精 E.氢气  F.铁粉  G.活性炭

    (1)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2)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4)可作保险丝材料的是_____

    (5)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   (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是_____

  • 30、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排出一种放射性的铯元素,使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已知该铯元素的原子里核电荷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它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 31、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KClO3)固体制取氧气。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32、同学们在体验科学家们探究水的组成的历程

    (1)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中文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

    (3)通过检验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6倍,可以根据体积和密度计算得出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______

    (4)老师提示:质量除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H:1,O:16),就是原子个数比。大家经过计算,得出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约为______,恍然大悟,物质的化学式原来都是用精确的实验测定的。

  • 33、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回答下列问题:

    1)若Y=1时,X=_______。该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

    2)若Y=2,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2,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

  • 34、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2)3个氢气分子________;(3)n个亚铁离子________;(4)氧化铝________

  • 35、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为了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生活中经常使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图 2为蒸馏装置,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

    A 分子的质量   B 分子的种类   C 分子的间隔

    3)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由图中可知,A为电源的______极。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往往要在水中加入烧碱或硫酸,作用是______;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

  • 36、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2x________

    3B原子的最外电子数是________,容易__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

    4A粒子与_______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为_____

    4)将装置BDE相连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则E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若用F装置(已知浓硫酸有吸水性)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H2 B CO2 C O2

  • 38、(13分)某兴趣小组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探究。

    I.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鸡蛋壳中含钙元素。

    【实验步骤和现象】取一些鸡蛋壳予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写出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二:做无壳鸡蛋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将一个新鲜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最后变成无壳鸡蛋。

    【解释与交流】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Ⅱ.定量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做如下实验。取用2.00 g鸡蛋壳样品,把20.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00 g

    1.50 g

    第二次加入5.00 g

    1.00 g

    第三次加入5.00 g

    0.50 g

    第四次加入5.00 g

    0.30 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   次样品中主要成分已完全反应。

    (2)(3)计算过程中和最后数字精确到0.01,若是百分数,则精确到0.1%]

    (2)求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加30.00g水,加入 g氢氧化钙能使溶液pH等于7。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保留一位小数)。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洲河被成为达州的母亲河,洲河污染严重,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让市民喝上放心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__ 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__________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 

     

  • 40、如图所示,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将活性炭包伸入到盛有NO2的集气瓶中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上下会怎么变动?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