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超市中出售的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
2、物质的命名正确的是
A.NaHCO3:碳酸钠
B.K2S:硫酸钾
C.Al2O3:氧化铝
D.SiO2:二氧化硫
3、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0
D.钪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人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用手把刚加热过的烧杯从铁架台上移到陶土网上
5、2023年中国环境保护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露天焚烧秸杆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6、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①H;②KClO3;③2N2;④CO2;⑤
A.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②③④
B.①表示一个氢分子
C.④中“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D.⑤中“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7、某氧化钙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某同学为测定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取0.7g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入200g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资料: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
的溶解度为74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C.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20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0%
8、超氧化钾(KO2)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KO2和CO2的质量比为4: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X的化学式为K2CO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9、家庭劳动增强责任感。下列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原理来灭火的是
A.取走烤肉炉内的木炭
B.关闭煤气阀门熄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水浇灭晚会的篝火
10、下图①、②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微粒D中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下列说法的思考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B.夏天喝冰镇碳酸饮料,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C.不能用铁器盛放波尔多液,是因为波尔多液能腐蚀铁制容器
D.古代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
12、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1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4、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4
B.45
C.79
D.113
15、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汽油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6、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块状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1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餐具上的油污 | 发生了乳化 |
B | 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明矾 | 明矾可以杀菌消毒 |
C | 铅笔芯做简易电池电极材料 | 铅笔芯具有导电性 |
D |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 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A.A
B.B
C.C
D.D
18、已知CaS、KHSO3、Ca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n%
B.1-2.25n%
C.2.25n%
D.无法确定
19、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倾倒液体
20、三氧化铬(CrO3)是酒驾测试仪中的主要试剂,能与酒精(C2H5OH)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氧化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4
B.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酒精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2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22、我国张青莲院士为化学作出的贡献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D.发现元素周期律
23、儿童缺锌主要是由于食物摄入量不够或者是偏食引发的病因,这里的 “锌”指的是
A.锌单质
B.锌粒
C.锌元素
D.锌原子
24、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5、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证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乙:两铁钉都不易生锈,证明铁生锈是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丙:证明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丁:证明可以加快
的分解
2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7、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软塑料瓶变瘪,说明_____________;
(4)实验四是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其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
28、将铝制成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________性;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9、春节放烟花爆竹来驱赶年兽。剪窗花属于______变化;放爆竹时能闻到二氧化硫刺激性气味,对此的微观解释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燃放爆竹对环境的影响是______。
30、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
(2)A中每一种分子所构成的物质都属于______(填物质“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_____(微观角度)。
(3)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氯元素同周期,且比氯元素少两个族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1、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内缺乏碘会造成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如图是碘离子(I -)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______。
(2)碘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标号)。
32、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1)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
(2)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上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上图所示。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
3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构成_____的质子和中子,二者质量差不多,但都比电子大得很多,质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_____倍。
(2)在中性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
(3)原子核很小,它的体积仅为原子体积的_____。
34、我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2.5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年均值逐步 下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考核目标任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酒精
(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②大量焚烧垃圾③陶瓷企业生产线改用天然气作燃料
(3)汽油、柴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烟,这种“黑烟”主要是_______.
35、Ⅰ.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现有:①钛合金 ②活性炭 ③碳酸氢钠 ④氦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_。
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5)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能被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是_______;
(6)老年人应从食物中摄入适量的_______(填名称)元素,以防止骨质疏松;
(7)服务员用洗洁精清洗砂锅,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作用有关。
(8)火种灯用的材质是铝合金,因为铝抗腐蚀,铝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
(9)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取206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一种转化CO2的过程如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6、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如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二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实验三中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四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 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收集装置选择 ______
3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的功能。
(2)在客厅能闻到厨房烧菜的香味是因为_____。
(3)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
(4)用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在铁桶配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0、水的用途
水是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a溶解 b称量 c计算 d装瓶存放 e量取,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现欲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2)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或“>”)6%。
(3)取6%氯化钠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g,可得到3%氯化钠溶液。